傅园慧是健康清新,是乐观上进,是看开结果享受过程,是胜负很重要超脱更难得,是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这才是我心中的奥运精神。
没想到里约奥运会上第一个爆火的中国运动员,不是你们的老公宁泽涛和孙杨,而是我的本家傅园慧。何况,这还只是无关奖牌的米仰泳半决赛。
视频我看了20多遍。看一次笑一次。当然还有今天的“应景祝福”。
在今天的决赛上,她再度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并打破亚洲纪录,以0.01秒之差,并列第三。紧接着,朋友圈里像是比决赛更期待似的,盼望着赛后采访赶紧来。
傅园慧不负众望地表示,“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是……啊?第三啊?我不知道啊……哦那还是我觉得还是不错的!”看了这么多年体育,这种失落加蒙圈加疑惑加惊喜的大连招,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这个从泳池里走出的“活体表情包”,通过几乎全程“有毒”的采访,完成了微博粉丝单日从十几万到两百万的神奇飞跃。微博上的段子广泛传播之后,傅园慧也成了不少人眼中的泳坛薛之谦。
说正经的,撇开令人由衷会心的表情和金句“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傅园慧不仅是段子手,更象征着我心中的奥运精神。
谈到中国的奥运体育,一个绕不开的词叫举国体制。读书那会儿,因为学新闻的缘故,几乎所有人都读过李海鹏的《举重冠军之死》。对专业而言,这篇特稿强调的是对客观尺度的摸索,对文学的重构与再造。可我深深地记得文章的按语。
由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多年受困于贫穷、不良生活习惯、超过公斤体重的才力麻木地呕吐着,毫无尊严地死了。在生前最后四年,他的工作是辽宁省体院的门卫,在他死去的当天,家里只有元钱。
冠军之路,一将功成万骨枯。哪怕登上顶峰,等待运动员的仍是漫漫人生。因为长期缺少文化课,也没有社会交往的经验,最终多数要靠体育相关单位提供的职位谋生。冠军,除了跌落云端的失意,可能还有无从逃避的困顿。
十几年过去,如今的冠军处境好得多。产业更成熟,媒体更发达,商业合作也催生了造星的链条。优越的物质生活不再是问题。
但是,对冠军的执念并未改变。如果过往的奋斗,更多是出于摆脱落魄的焦虑,如今运动员的十几年修为,更多是为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决断。
竞技体育里,好胜心强,绝对不是坏事。比如孙杨错过首金,再度泪洒赛场。说明他是真的在乎。斩获米自由泳金牌,也是实力的证明。
但比起孙杨的在乎,我更喜欢傅园慧的不那么在乎。
能登上奥运舞台的,都吃过常人不曾忍受的苦。傅园慧也一样。受访时她说,“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真的太辛苦了,有时候我真的感觉我已经要死了。我当时的训练真的是生不如死。”
事实可能也是如此。因为生病停训多时,傅园慧几乎已经放弃奥运计划。可最终,她还是远赴澳大利亚,熬过了三个月的“魔鬼训练”。训练结束了,常常连路都走不动。而到巴西之后,她又检查出腰椎间盘的问题,天天都在打针灸。
今年4月4日,她发微博说笑,“如果我阵亡了,请大家记得,我也是一条好汉”。熟悉她的人说,“我看懂了她的笑话,却没有看懂她的悲伤”。
因为这些,当记者问起,“是不是也对明天的决赛充满希望”,傅园慧想都不想地回答:“没有!我已经很满意啦!”还伴以标志性的咧嘴大笑,质朴而直率,让我五体投地。
抛弃对金牌的过度执念,学会在体育中享受乐趣,无论对运动员,还是对观众,都是有待修炼的过程。如今,举国体制似乎不再是讨论的焦点。从李宁到刘翔再到孙杨,失金得到的理解也越来越多。
而我的期望是,更多的傅园慧,能在奥运级别的比赛中,展现出竞技之外的人格魅力。
体育为何让人着迷?“更快、更高、更强”不只是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的奖牌和纪录,还是人类通过不懈努力,探索并突破自身极限的决心。这种超越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动人心魄的美感。
我去过洛桑的奥利匹克博物馆。大量影像资料和实物展品,勾勒出人类奥运历史的长河。相比起来,每个冠军,每块金牌,哪怕再伟大,也只是浩瀚苍穹中的一个小点。但因为是鲜活的人性在闪光,即使再微茫,也不会熄灭。
对我而言,傅园慧是健康清新,是乐观上进,是看开结果享受过程,是胜负很重要超脱更难得,是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
这才是我心中的奥运精神。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