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抚慰金确定的因素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1-7-9 11:49:56   点击数: 2 次
  

在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是伤残还是死亡,对受害人本人或近亲属精神上所承受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赔偿义务人应赔偿受害人及其近亲属精神损害抚慰金。因为精神损害是人身损害,并非是财产损害,金额也不像财产损害的那么明了直接,所以赔偿义务人应该赔偿受害人及其近亲属多少呢?精神损害抚慰金确定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一、从赔偿权利人方面考虑1.交通事故受害人或近亲属的诉讼请求。法院是属于“不告不理”;就像天平,对待双方要公平公正,不可偏移任何一方。也就是说,若交通事故受害人或近亲属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法院不能自动作出处理。2.交通事故受害人或近亲属的实际精神损害程度。也就是说,交通事故的伤害对赔偿权利人造成的是长期还是短期的精神伤害,以及对赔偿权利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的伤害程度。3.交通事故受害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影响、年龄、家庭状况、经济水平等因素。二、从赔偿义务人方面考虑1.交通事故赔偿义务人的过错程度。也就是说交通事故受害人也存在过错的,赔偿义务人则应相应的减少赔偿责任。当然,这里的过错也仅限于过失,不包含故意;因为故意则涉及的是刑事案件,而非民事案件了。2.交通事故赔偿义务人的经济状况。同理,赔偿义务人要是自身是家里的“顶梁柱”,唯一的生活来源的话,且经济能力又不是很好,且赔偿超出赔偿义务人的经济能力的话,那将使得法院判决变得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以上都是从主观因素考虑的,一般司法实践中,还是会考虑侵权行为的后果、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经济水平等因素。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qtjsjb/2227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