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由于他们心理发育不成熟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儿童少年精神障碍与成人精神障碍的区别也很大。对儿童少年进行正确评估,找出障碍的原因和相关因素,确定障碍的性质并给出诊断,有利于制定治疗和干预计划。
小航,男孩,今年8岁了,可是自上学以来,与同学相处时经常发生冲突,表现出攻击性强、冲动、任性等个性特点。即使在参加集体活动过程中他不能耐心等待,经常时而参加时而破坏,常因未达到满意而与同学打架。不能遵守课堂秩序和学校规章制度,上课时很难安静坐着,常玩弄手指和玩具,或是老师在台上讲课,他在座位上喋喋不休讲个不停或是发出怪声,小航还经常在课堂上经常随意走动,学习和玩耍时很难长久的集中注意力,总是虎头蛇尾,写作业时经常是写一会儿玩一会儿,字迹歪歪扭扭,经常抄错题,自己的学习用品也经常丢失。小航的学习和体育成绩均很不好,每次小航犯错之后,总是受到老师批评或像被打的同学道歉,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自我批评。而然,每次批评过后,他仍然故伎重演。小航到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门诊就诊后,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就是大家常说的儿童多动症。
据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罗寒提醒广大家长:对幼儿园和小学儿童进行ADHD的早期筛查,在社区和学校对重点人群加强ADHD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家长、老师、基层保健医生对ADHD症状的早期识别水平,及早让患者诊治,提高ADHD的早期识别水平和诊治水平,减少疾病对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