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福建籍大三女生失联,最后却只能面对一具沉尸。多起证据指向,这又是一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自杀案例。
上月,北京大学心理咨询师徐凯文在题为《时代空心与焦虑经济学》中首次提出“空心病”的概念。“北大有30.4%的学生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
然而,面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建设,我们所知甚少。
由于模式不同、体制各异,社会心理咨询与高校心理咨询之间仿佛隔着一堵高墙。高校的心理咨询师接触着单一又固定的大学生群体,仿佛也成为了咨询师中的特殊群体。
他们眼中的学生迷茫,需要帮助和陪伴;
他们眼中的咨询工作拥有体制下的安稳和资源,但也让他们置身行政的繁琐和经验的局限中;
他们眼中的自己一辈子都需要在专业中成长。
年,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八所高校,成为新一轮的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
本次采访涉及上海3所高校
某高校李晨(化名)
上海中医药大学林磊
上海某高校陈挺
本文仅代表部分观点,作为行业参考。
高校心理健康咨询建设的现状
上海高校的心理咨询体系,是“三级管理”。
——从班级、学院、再到校级的咨询中心,从业余到专业三层把关。
上海一高校的心理活动中心占半个楼层,包括团体辅导室、沙盘室,“今后可能扩展到整层楼,如建成发泄治疗室。”
在咨询师李晨看来,拓展到整层楼,是心理咨询保密性和隐私性的提升。
近年来学校对心理咨询的支持逐步增大,现已有专兼职咨询师三十余人。网上预约咨询、在线心理测评的建设也正在展开。
大学生的咨询来访率,在记者走访的几位高校里,咨询师都表示有所增长。
李晨认为这是学生自我意识提升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咨询师林磊则认为,“这表示心理咨询正在逐步去污名化。”
由上海市高校心理健康咨询协会牵头,这八所师范学校每年都会举行两次5~10天的长期培训。
“同济家庭治疗、华师大精神分析的培训班都办的很好,协会还会举办同行年会,让各高校心理咨询师相互交流。”林磊说。
“我们”眼里的学生发生了什么
·空心病
“很多学生非常白癜风诚信医疗合肥较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