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在10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超过3%,其中约20%与精神因素相关,眩晕与精神因素的交互影响有其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器质性眩晕症患者中40%~60%伴有精神症状或心理障碍,包括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和人格障碍等。眩晕/头晕可能是器质性眩晕症的症状,也可能是器质性眩晕伴发的精神心理障碍,或仅仅是精神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眩晕的预后因其临床类型和疾病种类差异很大,准确诊断和恰当处理尤为重要。由于眩晕患者分散于神经内科、耳鼻喉科、骨科和心理科就诊,因此重视对精神心理性眩晕的认识有现实的需要。中国康复医学会眩晕学组组织国内眩晕领域的有关专家就这一问题进行研讨,形成了专家意见,希望在规范精神心理性眩晕的诊疗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慢性主观性头晕(CSD)CSD的核心问题是焦虑。耳源性CSD主要由前庭损伤激发;而精神源性CSD则完全是躯体感觉。无论是耳源性还是精神源性CSD,诱发因素均为运动。通常情况下,前庭刺激可诱发焦虑反应,继而出现头晕和其他躯体化症状,精神心理作用机制通过复杂的中枢环路使上述症状迁延存在。此外,CSD主要与惊恐、焦虑相关;神经耳源性疾病所致CSD与惊恐、焦虑气质联系不十分紧密;而交互性CSD则与既往的神经症相关联。
CSD的临床症状包括:①持续性头晕或持续不稳(非旋转性头晕)(>3个月),可能包括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症状:头昏:头重脚轻感、不稳感,但不为他人觉察;感觉“头内部”旋转,无周围物体运动的任何感知;感觉地板自下向上移动;自身与所处环境分离感。②持续存在高度运动敏感及对物体移动的高度敏感(>3个月)。③视觉眩晕:视觉纷乱的环境(如杂货店或大型购物中心)或精细视觉时头晕加重。
根据临床特征,CSD有3种类型:①耳源性CSD:前庭神经急性损伤或其他类似的发作性眩晕症(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之前,患者也无焦虑障碍病史,焦虑完全是神经-耳科疾病诱发的;②心因性CSD:患者无前庭疾病病史,在原发性焦虑障碍病程中出现头晕;③交互性CSD:出现头晕症状之前,患者已有焦虑障碍病史,或患者个性气质有焦虑易感性。
CSD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病史和体格检查无神经耳科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未进行可导致头晕的治疗或服用相关药物。既往史中有眩晕发作或共济失调疾病,上述症状消失后仍有眩晕发作或共济失调存在。②躯体症状。③影像学检查:颅脑神经影像检查未见异常。④前庭及平衡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轻度异常指既往有神经系统疾病,前庭及平衡功能检查显示前庭功能障碍完全代偿,或检查异常无法解释临床症状),但不足以作出诊断。虽然焦虑与大多数躯体化头晕的发生有关,但在CSD的核心定义中,没有列入焦虑。慢性头晕的临床诊疗策略是:首先评价患者有无神经耳科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然后评价有无焦虑。如果首先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