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国?
天国是每个人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
这个解释应该可以被很多人所接受。
可是这样的天国去与不去又有什么区别。每个人心中的境界不同,所看到的天国也是不相同。
因信而得救,因信而得上天堂。
如果去的都是一个天国,那么天国应该是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最后需要出离的是各自的观点,立场。
什么是窄门?
不因上天堂与下地狱的因果关系,而具有的极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门。#天道#
如果窄门是通往天国的唯一入口,那么我们所有当下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最终所追求得不过是为了寻找一个心不苦的所在。
当下即是天国。
“如果是骆驼穿针的天堂,我敬仰他们,因为我做不到。”
丁元英看见的天国并非是来自于神的应许。
太深的觉悟和太复杂的炼造过程,是一道靠人性本能,很难迈进的窄门。
众生与上帝的约,并非仅仅因为信便得救。
而是还有更复杂的修炼过程和更深层次的觉悟。
因信而得救,因不信而下地狱。
这并非是得救的标准,而是智与善的魔术,非读懂的人不能理解。
王庙村的妇女用自己的立场观点,给丁元英虚构了天国的假象。
她的观点就是只要你信就行了,信就能得救。
因此,她极力地想拉丁元英入教。
她的认知条件里,只要你信了,就能得救。
这个观点如果继续延伸,延伸到更深层次的地方认识,很多知识和道理的用,不是因为你听过便有用。#丁元英#
最终还是要反馈到一个如是观照上。
一直这么痴迷的去解读《天道》,最大的原因就是想从里面找到关于自己的文化属性的根源在什么地方?
如果王庙村的穷是客观的文化属性产物,那么它客观的文化属性到底来自什么地方呢?
难道只要让这个地方所有的人搬迁离开这个地方后,重新打乱重组之后,这种穷的文化属性就会消失了吗?
如果文化属性可以根据时间空间的转换而消失,那么命运是不是真的可以因改变而改变。
所以今天我们想聊一件事情,关于穷人的出路
因信者而得度,因不信而下地狱。
重点还是要落在这个信上,该信什么?
知识和道理是无用的,用才有用。反馈在事相上,便是所谓的精神支撑是什么!
如果天国也是具备美丑善恶的属性,那么这个天,是什么天?
天国不具备美丑善恶属性。
天是什么?天是神,是上帝,是创造万物者,是全能全知者,是遍在不可见者……一句话,天是道,是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
王庙村妇女所指的天国,是一个可望而不及的地方。凭与神的约可以进天国,不能进入天国,同样也应为与神的约。
了妄唯真即是天堂。
救主的文化,唯有救主可说。
丁元英看到的“天堂”,即是天堂。
刘牧师问:“你信神吗?”
丁元英答:“信,了妄唯真即是神?
破除一切事物的外在立场观点,而直指事物本质既是神。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即是神。
牧师所指的”神“,是指某类的观点。
而丁元英回答的”神“,是事物规律。
用叶子农的话说,便是见路非路,即见因果的境界。
剥离开外在的因素,直见事物本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丁元英与刘牧师的讨论,我并不认为是谁高明谁愚蠢的问题。
而是彼此价值观的不相同,或者说是彼此对神的定义的境界不相同而已。
窄门是基督道德理想的最高价值。当你穿过这道窄门之后,你才能见到上帝。
王明阳茫然地问:“天国在哪儿?”
小丹庄重地说:“天国在你心里。”
价值观的不相同,便引出立场,观点,好恶的不一样。
但不意味着,因为彼此观点不相符,各自持着的道理是无效的。
仅仅是观点不能彼此兼容而已。
按照刘牧师的标准的,丁元英的对基督的理解,是离经叛道的。
“神和人是什么关系?”
“不一不异”
《天道》的很多观点,都是出离的观点。
让读者用另外一个视角,去审视,去发现。
无所住。
小丹遇难之前,丁元英曾经在心里默默地告念,真希望有一个,祈祷就管用的天。
《天道》的道理和知识,站在不同的角度,立场,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认知和认识。
随着你的觉知层次,越来越靠近真理真相。同时,也会让你陷入无尽的思考陷阱里面。
看到这本书,就像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能听见不一样的声音。
同一件事,因为角度不同,得出结论也不相同。
叶冯刘和肖亚文,面对同样的事实,为什么会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
有了一个丁元英,王庙村就真能得救了吗?
……
已经被翻遍的问题,当重新被审视以后,又会看见不一样的结果。
认知层次的差别,便是来自这里吧。
当你解读明白一种文化的时候,那就意味着你打开了这种文化背后的财富和名利。
所以《天道》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更加靠近于文化背后的精神财富和现实的金钱牟利。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就是路。
可是,我们的路在什么地方?
如果你对天道感兴趣,希望深入研究,发起阅读原著《遥远的救世主》。这出戏尽管把小说简化了许多,但删节太多。多读几遍,深读一遍,能让你看得更清楚,更精明。修身不在山上,也不在庙宇,而在心境中种篱笆菊。《遥远的救世主》三部曲,《背叛》,《天幕红尘》,为你开启生命醒悟的大门。
读过《遥远的救世主》后会理解,世上若有救世主,那一定是你自己,真实能救你的,只要你自己,他人能够协助你,能够影响你,引导你,却无法决议你的荣辱。看到《天幕红尘》,会觉得自己的格局太小,不懂得太多,需求不断地学习,提高,否则他人说的话就听不懂,看不见高人的布局。读《背叛》,会让你想得太多,想要更高的阅读体会,想要开阔眼界,快点读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脱节贫穷,归根到底是靠志气。脱离贫穷,不仅仅是物质殷实,精神殷实,而且要有志向。
《遥远的救世主》中的沈楠有一句话也很精彩,不过电视剧中的内容被删去了。
“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内在丰富的小说,触及待人接物,哲学,宗教,爱情,股市赚钱的实质等诸多方面。沈楠说:“我有钱就不需求有钱人,我要有内在的人,不要再去找有钱人但没有灵魂的人”。
《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小说,触及待人接物、哲学、宗教、爱情、股市赚钱实质等多个方面。读书不会立刻改动你的生活,但它却能够,正如肖亚文所说:“知道这个人,是打开一扇窗,看不同的事物,听不同的声响,就足以使你考虑,醒悟。”
当你知道到这一点,你就会看到一个全新的观点,点击以下图片购买!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