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非典(油画)。赵振华绘
年,医院医务人员向即将奔赴抗击“非典”一线的医生献花。吴力田摄/光明图片
我国科技人员对SARS基因片段结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研究。资料图片
4月的中华大地,春光烂漫。大大小小的城市里,街道早已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唯有行人脸上的口罩还在提醒,历经众志成城的殊死较量,我们进入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
18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春天。一种被称作“非典型肺炎”的新发传染病汹汹而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场同心战疫的人民战争就此打响。
从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医务人员到无私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者,从临危受命、紧急攻关的科研人员到无惧劳苦、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处处是冲锋陷阵的身影,时时有默默付出的真情,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在新世纪初,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磅礴伟力。
全民共筑“抗疫大堤”
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蔓延到全国大多数省份。高热、咳嗽、呼吸困难,这种“非典型肺炎”前所未有的传染性令人始料未及。
“‘非典’的袭击就像是一场突发、不期而遇的遭遇战。”医院院长张雁灵这样回忆。
党中央高度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