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院医疗常识精神性眩晕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1-2-28 20:50:39   点击数:
  治癜风好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626/4197040.html

一、精神性眩晕的定义

精神性眩晕(psychogenicdizziness)是指与情绪有关的头晕病症,因心理压力与精神上的障碍,而导致反复性或长期性的平衡失调感,精神性眩晕症并不是一种特定的精神疾病,而是一类由多种精神心理疾病所引起的头晕病症的总称。在换气过度综合征、恐慌症、焦虑症、抑郁症、以及有人格疾病的病人,容易产生此类眩晕症。其病史、临床检查及实验室辅助诊查结果均与器质性的前庭疾病无直接关系。

二、发病概况

在耳科听力下降和眩晕的病人当中,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要低得多;但在持久眩晕的病人中,精神因素的影响居第二位,约10%~25%的眩晕由于精神因素引起;而有精神病人特别是恐慌症或焦虑症患者中,主诉眩晕和平衡功能下降者极为常见。精神性眩晕的发病年龄较轻,男性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女性在20~50岁之间者居多,女性发病率略多于男性,多数患者属于个性急、求好心切、自我要求高的完美主义者。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精神性眩晕的发作与紧张、恐慌、恐高、焦虑和抑郁等精神性因素有关。有人格疾病的人也容易出现眩晕症状。在工作紧张、人际关系复杂、失业率高的现代工业社会中,常有因承受不了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而产生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者。精神性眩晕症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由于患者的恐慌发作,引起过度换气,使血中二氧化碳大量排出体外,导致血管收缩,血管壁阻力加大,心跳加快,病人有心悸的感觉;脑血管收缩、脑组织局部缺血,造成头晕无力及注意力减退;另外,因体液偏碱性,血中游离钙降低,使肌肉发生强直及周围神经敏感皮肤发麻。病人感觉头晕,有的病人虽然有眩晕,却没有伴随眩晕而来的恶心呕吐。换气过度不仅仅是呼吸速率和深度的增加,而主要是指呼吸的效果超过身体代谢所需,因此有些患者发病时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呼吸加快现象,病人也未感觉到有过度换气的情形,反而以叹气的形式出现较常见。

四、临床症状

90%以上的病人主诉头晕、常有反复长期持续性头晕,但不能清楚地描述其头晕的确实感觉。精神性眩晕的发作,不同于急性前庭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天旋地转似的眩晕,而是头内部转动或全身晃动感、步态不稳、虚幻不实感等。有的病人虽有眩晕,但却没有伴随眩晕而来的恶心呕吐。部分病人有转动性眩晕,约60%以上的病人有头痛症状,一般是比较轻的头痛和头部不适感。病人还可出现呼吸不顺畅、叹气、心悸、胸部闷痛、四肢麻木、脸发红等换气过度综合征的症状。

五、诊断标准

(1)病人描述其病史时,旋绕曲折,不能清楚地述说出其真正的头晕的感觉,甚至有情绪化的描述,使问诊的医生困惑不解,甚至不能顺利问诊;

(2)头晕发作的时间很长,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以上;

(3)缺少器质性前庭病变的症状;

(4)合并有关的精神性疾病的症状;

(5)神经耳科学检查、物理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6)令病人过度换气后,可诱发出相似的头晕或其他不舒服症状;

六、治疗

精神性眩晕的治疗与其它前庭疾病不同,主要靠良好的医患关系,来减轻病人的焦虑不安,并借助于行为治疗法、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和生物反馈松弛法以解决基本的焦虑及失眠等问题,但要避免长期使用镇静药物,以免增加药物的耐受性和依赖性。大部分病人在门诊就能处理,但对那些有明确精神或心理病症的病人或正在服用精神科药物的患者,则须请精神科医生会诊,以协助治疗。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jsza/209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