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写得较为详细的是第回,“活冤孽妙姑遭大劫,死雠仇赵妾赴冥曹”,活灵活现地介绍了赵姨娘临终前“神鬼附体”的表现。书中那一段是这样写的:岂知赵姨娘满嘴白沫,眼睛直竖,把舌头吐出,反把家人吓了一跳,贾环过来乱嚷。赵姨娘醒来说道:“我是不回去的!跟着老太太回南去”!众人道:“老太太哪用你跟呢?”赵姨娘道:“我跟了一辈子老太太,大老爷还不依,弄神弄鬼的来算计我!我想,仗着马道婆出出我的气,银子白花了好些,也没有弄死了一个。如今我回去了,又不知谁来算计我!”
这一段,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满嘴白沫,眼睛直竖,把舌头吐出”,这是说赵姨娘已经有“吊死鬼”——鸳鸯附体了。
第二部分是:“我是不回去的,跟着老太太回南去,”以及“我跟了一辈子老太太,大老爷还不依,弄神弄鬼的来算计我”,这一番话,也是鸳鸯的口吻。说的是贾母死后,鸳鸯投环自尽,以及贾赦想收鸳鸯做小老婆,遭到拒绝,以后千方百计为难鸳鸯的事。这是已死的鸳鸯借着赵姨娘的口说话了。
第三部分,是“我想,仗着马道婆出出我的气,银子白花了好些,也没有弄死了一个”,这时赵姨娘又回复了自己的身份,以她自己的口,讲出了她曾想仗着马道婆,用魇魔法害死宝玉和凤姐。用通俗的话来说,是“鬼走了”。
最后一个部分,“如今我回去了,又不知谁来算计我”,则又是鸳鸯的口吻,似乎鬼又“附”在身上了。
“神鬼附体”,在精神科中称为“人格转换”,他们感到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另一个鬼或者神。这时,他们从自己原来的人格,变成了另一个人或鬼的人格,以另一个人或鬼的身份说话或办事,“自己”已不能作主。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鬼和神,那么神鬼怎么会“附到”人的身上去呢?这种心理现象,到底应该如何解释。我们说,从病理心理学分析,“神鬼附体”是一种“自我暗示”。所谓“疑神疑鬼”,“疑心生暗鬼”,就是说这类现象是从自己的怀疑,即自己的现象开始的。然而,要产生这样的怀疑,需要一定的土壤和气候。
这场“神鬼附体”发生的时间很特殊的。宝玉发疯、黛玉归天、贾府被抄、迎春夭折、太君去世、深夜被盗,这一系列的祸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宁荣二府已经开始树倒猢狲散,走的走,死的死,逃的逃;在这个封建大家庭将要彻底崩溃的前夕,人心惶惶,各自寻找自己的出路,连“显赫一时”的王熙凤,也要向一个村妪刘老老托起“孤”来。在这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之际,赵姨娘也在思考着自己的前途。但是,有面子的头等主子,都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还有谁来关心这位没用的“二等主子”?赵姨娘在灵堂,哭得昏了过去,她伤心的不是已故的贾母,而是她自己。此时此刻,联想到不久前死去的鸳鸯女,也完全是可以想象的。
这场发作,发生于贾母停柩的铁槛寺。大家都知道寺庙教堂的环境,最易令人产生带宗教色彩的幻想。庄严肃穆的大殿,高大宏伟的菩萨,青面獠牙的判官恶煞,华盖宝幡,钟鼓磐钹,这一切宗教的象征,即使对不信教的人,也有一定的心理影响。赵姨娘在此时此地,产生“神鬼显灵,因果报应”的幻想,也是很自然的。而发生“神鬼附体”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赵姨娘本人的心理特点。她相信迷信,容易接受暗示。贾府中的男男女女,信神信佛的不在少数,经常烧香拜佛,占卜求卦,做佛事,斋祖宗,祭天神。僧尼道婆经常上门,大观园还养了一批小尼姑。其中赵姨娘是信得较厉害的一个,她相信马道婆确能使法害人,为此拿出了不少私房钱。相信迷信,与“神鬼附体”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言归正传,一个相信有神有鬼的赵姨娘,当时的心境是沮丧失望,感到前途岌岌可危,在一个肃穆凄凉、宗教气氛特别强烈的环境中,通过自我暗示的心理机制,便产生了“神鬼附体”的现象。
在精神科,“神鬼附体”最多见于癔症。但是原先有癔症性格特征的人,即使得了其它类型的精神病,也可以发生这种症状。另外,有些人有大脑或躯体的严重病变,大脑皮层功能的减弱,也可导致暗示性的增高,从而发生这类情况,赵姨娘的情况便属于后一种。她愈来愈重,竟然眼睛突出,嘴里鲜血直流,一时死去,隔了些时又回过来,到了第二天,便突然死亡。这就难以用癔症来解释了。真正的癔症是决不可能因发作致死的。有些人把这类表现称为“症状性癔症”,因为他们的发作表现象癔症,而实际上这类发作只是另一种躯体疾病的症状之一。
图片源自87年电视剧版《红楼梦》
绿丝带经授权推出著名临床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和社会精神病学专家张明园教授的著作《精神科医生看“红楼”》系列作品,陆续进行北京哪家皮肤科医院好专业治疗脸上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