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有什么区别?有“心理医生”这个职业吗?
注:本文来源于赵旭东教授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知乎平台举办的“健康中国:精神健康知多少圆桌会”的讨论回答。
1、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是指协助咨询顾客(client)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专业助人者。心理咨询主要为普通人群服务,针对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产生的困惑、冲突、压力、痛苦等问题,帮助人们适应应激性的环境,解决较轻的心理困扰,是预防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心理帮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治疗是在医疗机构中实施的专门医疗技术,而心理咨询则是可在医疗机构以外的各种机构、组织以及社区中对普通人群开展促进心理健康的活动。简单来说,当我们的心理问题达到医学诊断时,应该在医疗机构内寻求帮助。
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年4月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将心理咨询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年7月15日,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和中国心理学会,宣布正式启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截止目前,我国取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已经超过万。
但是,这项职业资格证书还不是医师执业资格证书那样的“执业资格证书”,而是一种职业技能证书。年9月15日,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目录中不再包括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考试。也就意味着,该“职业技能证书”仍有效,只是目前对该职业的认定尚未有新的规范和标准。
2、精神科医生
精神科医生,是指经过规范化的医学教育,毕业后又在医疗机构接受精神病学专科的训练、培养,专门从事各类精神障碍诊断、治疗及预防、康复的执业医师。我国的精神科医医院或精神病防治所(站、中心)工作。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