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食又称急性食道堵塞,是指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精神疾病患者发生噎食窒息者较多,其原因主要是服用精神病药物发生锥体外系副反应时,出现吞咽肌肉运动不协调所致。表现为患者在进食时突然发生严重的呛咳、呼吸困难、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等危象,基至窒息死亡,应立即处理。
护理评估
(1)噎食的常见原因及危险因素评估
I)因病抢食、暴食所致。
2)精神疾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引起吞咽肌肉运动不协调,抑制吞咽反射,容易出现噎食。
3)癫痫患者在进食时抽搐发作导致咽喉肌运动失调,可能出现噎食。患有脑器质性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吞咽反射迟钝,如果抢食或进食过急会发生噎食。
(2)噎食的临床表现
进食时突然发生,轻者呼吸困难,不能发音,呼吸急促,严重者喘鸣,Heimlich征象手不由自主的以V字状地紧贴颈部,面色青紫双手乱抓;重者口唇、黏膜及皮肤发绀,意识丧失,抽搐,全身瘫痪,四肢发凉,二便失禁,呼吸停止,心率快弱。如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死亡率极高。如下图所示
护理诊断
(1)吞咽障碍与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或脑器质性疾病等有关。
(2)有窒息的危险与进食过急有关。
护理目标
(1)患者在住院过程中不发生噎食。
(2)患者知道细嚼慢咽的重要性,能有效防止噎食。
护理措施
(1)噎食的预防
1)对暴食和抢食患者专人护理,单独进食,控制进食速度。
2)对明显的锥体外系反应者可酌情给予拮抗剂,并为其选用流食半流食,必要时专人喂饭或给予鼻饲。
3)集体用餐,开饭时医护人员严密观察进食情况,防止噎食发生,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抢救。
4)预防再次发生噎食窒息,可减少精神药物剂量或换药。
(2)噎食发生后的处理抢救原则
1)就地抢救分秒必争,立即停止进食,清除口咽部食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迅速用手指掏出口咽部食团。若患者牙关紧闭,可用筷子或开口器等撬开口腔掏取食物,解开患者领口,尽快使其呼吸道通畅,用海氏急救法抢救。其他护士应立即通知医生,同时维护好患者的进餐秩序。
海氏急救法
海氏急救法包括立位腹部冲击法(意识清楚患者)
1、护士站在患者身后,用双臂环绕患者腰部,令患者弯腰,头部前倾。
2、一手握空心拳,拳眼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脐上方两横指处。
3、另一手紧握此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击五次。挤压动作要迅速,压后随即放松。如下图所示
4、患者应配合救护,低头张口,便于异物排出。如下图所示
另一种方法为仰卧位腹部冲击法(用于意识不清患者)如下图所示
1、将患者置于仰卧位,救护者骑跨在患者髋部两侧。
2、一只手的掌根置于患者腹部正中线、脐上方两横指处,不要触及剑突。另一只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的手背上,两手掌根重叠。
3、两手合力快速向内、向上有节奏冲击患者的腹部,连续五次,重复若干次。4、检查口腔,如异物被冲出,迅速用手将异物取出。
5、检査呼吸、心跳,如果没有,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若使用以上急救法不能奏效,可采用环甲膜穿刺术,将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颈部伸直,摸清甲状软骨下缘和软骨环状的上缘之间的凹陷处,左手固定此部位,右手持环甲膜穿刺针刺入气管内,可有空气排出,暂缓通气。应尽早行气管插管术。
4)如心脏停博应立即做胸外心脏按摩。
5)如自主呼吸恢复,应立即氧气吸人,专人持续监护,直至完全恢复。
6)取出食物后应防止吸入性肺炎。
护理评价
(1)各种预防措施是否有效,患者有无噎食发生。
(2)患者是否认识到缓慢进食、细嚼慢咽的重要性,能否对所摄食物进行选择。
(3)发生噎食的患者是否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急救措施是否有效,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噎食发生处理流程
来源:三门峡心身家园
点击“原文链接”,进入微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