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编看来,患者本身会因病,在经济状况、社会因素等方面存在困难,难以维持正常的婚姻生活、职业生涯,甚至难以自我照顾。因此,带着疾病生活,并尽力发挥出尚存的能力和资源,过有意义的生活,就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最终目标。
那么作为患者最坚实的支柱,家庭成员在其中能做些什么呢?
1.照顾好负责照护患者的家人
在很多情况下,承担这个责任的人是患者的父母或配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能持续存在几十年的慢性疾病,在这几十年中,患者都会需要家人坚实的支持,这是一场持久战。
需要确保,承担照顾责任的人本人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尽量不要把所有的责任扛在一个人身上,确保TA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休息,能够找到舒缓压力的渠道。
如果因为照顾病人而持续处于焦虑、抑郁的情绪中,自己去看一下精神科医生,也是非常必要的。
2.接受相关的心理教育
患者受疾病影响,不能在发病时学习相关的疾病知识,但家属可以。
向主治医生了解:
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
服用药物的种类、量和方法;
发病或复发的征兆。
不要轻信宣传神奇医院或机构。
3.提高服药依从性
坚持服药,是预防复发的最重要的保护因素。
但患者经常可能对疾病的自知力不全(简单说就是认为自己没病,或者认为自己病已经好了)而不愿服药。
另外,客观上则可能因为遗忘、服药方案过于复杂而漏服、错服。也有可能因为药物副反应而主动减药、停药。
因此,无论患者本人是否表示愿意吃药,家属都应协助提醒。
4.改善家庭内部的关系
一句话建议:家庭成员之间不要经常责骂、显示出攻击和敌意。
在所有的家庭成员之间保持关爱的态度,产生矛盾和不一致态度时避免使用责骂、情绪激动地争论等「高情感表达」的方式沟通。这样能够显著地减少患者复发的可能性。
同时,友爱的家庭环境对于其他家庭成员而言,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5.减少指责或过度保护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社会功能较健康人有所下降,这并不是他们本意如此,指责他们做不到一些常人能做到的事,并不能帮助他们立即胜任这些工作,有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他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虽然能力有所下降,但依然有从事某些事物、社会交往的能力。过度保护,不让他们接触社会或者尝试工作,会损害他们功能的恢复。
6.要对未来怀有希望
精神分裂症有希望过上正常生活吗?真的有。但是,「治好」后的患者,人际交往的能力、工作能力可能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应该减低对疾病完全恢复的期望值。
事实上,「未来的希望」在于:即使带着疾病,也能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7.寻找家庭以外的支持系统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不要孤军奋战,根据自身特点,寻找家庭以外的帮助,有助于你们走得更远、更轻松、更幸福。
在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求助于心理咨询师,能帮助照护者更系统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8.照顾好自己
在接诊患者的过程中,我常常能见到一些家属,火急医院,言语间充满了焦虑、愤懑,甚至怀着一点点对患者的痛恨。
但说着说着,他们的焦虑和愤懑就变成了悲哀,甚至忍不住哭出声来。愿你们都能照顾好自己。
本平台信息旨在进行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医疗资讯传播及咨询服务。由于不能代替面对面诊疗,具体医疗诊断和治疗方案建议您前往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诊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