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组复杂的综合征,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不能充分反映该病的全貌,勿被诊断标准束缚思维。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精神分裂症描述为一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的综合征。自从年DSM-III问世以来,具有可操作性的诊断标准逐渐成为精神科实践的主角之一。这一现象一方面提高了精神科临床的标准化及可复制程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两大负面效应:
1、我们往往会照着诊断标准评估疾病,仿佛只有诊断标准中的条目才重要;
2、诊断标准已经相当具体,我们可能会简单地认为,诊断标准自己足以代表疾病本身。
9月14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JAMAPsychiatry)的社论中,美国弗吉尼亚州立邦联大学KennethS.Kendler博士探讨了以下课题:现代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先人所描述的疾病主要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