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筠,大咖微课精华帖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21-11-28 11:41:36   点击数:
  

培养高情商的快乐宝宝

张怡筠博士

金宝贝大咖微课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这辈子会不会幸福,会不会快乐,会不会成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他的情商力,也就是他的心理能力。

研究显示:6岁以前,幼儿大脑发展迅速;幼儿期情商能力可预测未来成功与幸福。

因此,情商教育要趁早。

幼儿情商力分龄发展

2-3岁:安全感、情绪认知、克服怯生、好习惯

3-4岁:自信、独立、共情

4-5岁:愤怒管理、抗挫力、自控力

5-6岁:冲突管理、合作、乐观

情商之大脑密码

不管是宝宝,还是家长,都有情绪脑,也就是上图中红色部分,它是我们产生情绪的地方。

蓝色部分,也就是大脑皮质,是我们的理性中枢,所有的认知能力都在这进行。

For家长:如果你看到孩子做了一件你非常不喜欢的事,红色部分让你一下子火冒三丈,可能会想要惩罚孩子;蓝色部分则让你思考,比如打了孩子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让孩子不敢与你亲近。

For孩子:当孩子很激动,爸爸妈妈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先帮助孩子安抚他的的心情。等到他的心情安抚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你再开口跟他讲道理订规则,或者是讲决定,才会真正起到作用。

情商教育之黄金法则: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当爸爸妈妈自己有脾气的时候千万不要在气头上做决定,开口说话。

先找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下来,大脑皮质恢复功能了再去想想怎么去处理这个事情。

培养孩子安全感

如果孩子没有安全感,他是不容易有好的自信,他是不容易有好的冲突管理能力抗挫能力。

三岁以前,是培安全感特别重要的关键时期。

宝宝哭,理,还是不理?

宝宝哭,让,还是不让?

宝宝乱,管,还是不管?

这几个大问号其实跟孩子的安全感建立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首先,宝宝哭。

有人会说:千万别立刻去回应。如果你回应太快,搞不好,她就会依赖你,她就不容易独立。

也有人说,哭着哭着过后就好了,这个说法对不对的呢,完全不对。

因为宝宝的情绪是用来做沟通的。尤其是在还不会说话之前,更是完全依赖哭出来做表达了。

要是宝宝哭的时候,请有哭必回应,但这不是说要求都得答应。

所有比较好的做法是什么呢?当宝宝一哭需要立刻有回应说我听到了,我知道你在叫我们了对吗?怎么了呢?来我们来看看不舒服了吗?或者是肚子饿了吗?

最开始去试图了解孩子的这次沟通背后到底想说些什么。而回应孩子的情绪之后,如果您发现孩子的要求未必合理。例如他想要多吃糖或者是多看动画片等等等。这些要求您是可以不用答应的。

第二,宝宝跑。

当孩子有行动能力不管是爬不管是站着或者是跑,想要到处去探索的时候,您通常都是怎么做的呢?

真正的安全感包括两块:

1,我在爸妈身边会觉得好温暖,好有爱。

2,我有能力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所以在孩子想要探索世界的时候,您最好是:

要确认周围环境对孩子是安全的,然后那你要在孩子身边。如果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在看,她就会自己继续去探索,会特别觉得他有安全感。

这个感受,对孩子安全感是特别有帮助,同时他有个培养了独立探索世界勇气跟自信。

第三,宝宝乱。

需不需给孩子的订一些规则?当然需要。

其实孩子的安全感是需要有规则有边界才会有安全感。

制订家庭规则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睡觉,一天看多少时间的动画片或者是打游戏可以打多少时间多久买一次玩具等等。

这些日常生活该有的规则,您需要跟孩子坐下来很好的说明,并且执行。

当孩子发现他的生活是稳定,还有规则的,她更容易有安全感。

宝宝有情绪,爸妈该怎么办?

当孩子不爱吃饭,把碗连同食物一起,哐当一声扔在地上了,怎么办?

真正高效的做法,不是斥责孩子不可以,而是告诉他,我理解你刚才为什么生气了。

您就可以这么讲说,宝宝你很不喜欢吃这个东西是吗?所以让你吃,你觉得很不开心是吗?

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孩子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了。这种理解说出来对孩子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的情绪就是用来沟通的,当爸爸妈妈说我理解你,你今天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原因对吧。宝宝就觉得爸妈懂我了,宝宝也容易安静下来。

孩子发脾时,家长要试图教孩子“说”情绪,而不“做”情绪。

当孩子发脾气,可以教孩子说出来,例如“我不爱吃这个”或“我好想看这个动画片,我不能看我觉得很难过”。

当孩子能够说出来的时候,你也就帮孩子培养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商力叫做情绪的自我觉察的表达能力。

培养孩子的扎实自信

自信,从四岁开始到六岁是启蒙关键期。

真正有扎实自信的孩子或家长,他是能够经得起批评的。

培养自信的重要做法1:表演特质批评行为

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请记得要表扬是过程是人格特质而不是结果。

例如今天宝宝在早教中心跟大家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很大方,很多爸爸妈妈只会说宝宝好棒,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给力的。

更好的做法是:

1,今天你在早教中心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跟别的小朋友介绍自己名字好大声介绍的很响亮,每人都听到了。

2,然后表扬这个过程。我看出来,你是个特别努力,特别认真的孩子,

3,然后再表扬他的内在人格特质:你是一个特别乐意跟小朋友做朋友的人。让他知道他的行为代表什么样的闪光点,个这个叫做表扬特质。

而当宝宝没做好的时候的爸爸妈妈请千万不要批评他的人格特质,还是要批评行为。

例如今天在早教中心宝宝跟另外一个宝宝抢东西,最后宝宝就推了对方一把咚一声对方就被推到地上起来,对方就开始哭起来了。

这个行为爸爸妈妈怎么批评呢?千万不要批评人格特质。

如果你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暴力啊,怎么这么粗鲁啊,怎么这么没礼貌啊。这下就很糟糕。这个孩子立刻被贴上了三个负面标签,以后的他只会更做暴力没礼貌的孩子会做的这些粗鲁行为。

这时该怎么做才好?爸爸妈妈要批评的是这个行为本身,而不是孩子的内在行为特质。

更好的做法是:

1,哇宝宝你刚才在跟另外一个小朋友抢玩具的时候太着急了,你伸手去推了那个小朋友一下,结果对方摔得好疼呀。这个动作是不可以的,因为别人会受伤。如果别人推你要会很疼。

2,让他了解他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是培养共情的一个很好时间点,然后说,那么行为是不好的请你改变这个行为。如果你没有准备好你也可以说出来,请你不要动手推别人。

3,如果你的宝宝还比较小,很难接受批评,家长可以加一句话说:你是非常好的宝宝,爸爸妈妈特别喜欢你。刚才呢你不小心做了一个那个动作是不好的。请你改过了,你就又是一个好宝宝啦。

你就明确地跟他这么说他就会知道爸爸妈妈是在说不是不喜欢他而是不是他刚刚做那个行为。那么孩子就会有动力去做改变。

在父母培养孩子的情商的重要作用方面,我们来看看爸爸有着怎样的重要影响。

爸爸对孩子成长

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一:孩子的自信

研究发现如果爸爸参与育儿,爸爸更给力的话,孩子的自信会变得更好。

主要原因是:妈妈通常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主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zbz/23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