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说明:本文受我本人的经历,不可避免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只是描述我看到的,具体情况在不同城市和不同情境会有差异。
每年都有找我看过病的准高考童鞋称,以后想当心理医生,问我高考填报志愿时,该怎么填写。
非常高兴她们想成为我的同行,也至少说明她们不仅不讨厌我,而且一定程度的认同我。
(本文图片均来自百度,下同)
但是,我需要先给泼点冷水,冷静以后想好了再报,我认识的几位大学生和研究生,有志于做心理医生的,学医的大部分满意,学心理学的,只有少数人比较满意。
心理医生这个词,其实是不够准确的,后缀词“医生”是一种医学职业者,背景或者专业基础,必然要是医学专业,也就是高考填报志愿时要选择临床医学、精神医学等等。有了医学背景,才能考执业医师证,才能成为穿白大衣的医生,才能开药或者拿手术刀。
在精神卫生法里,合格的精神科医生就具有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资格,精神科医生的受训经历中,不仅包括精神检查(类似于内外科医生的身体检查),也包括心理学的学习和实践。
而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和实践,也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中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越来越多,未来应该是从事心理咨询最多的专业。
以心理医生不同的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理系专业的毕业生,一种是有资格做心理工作的精神科医生。
我们拿最有希望实现心理医生理想的最优秀的精神科医学生和最优秀的心理系学生来聊。
能不能有机会做心理医生,不取决于你学了什么,而是你有没有找你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人群。
相对而言,医院比较不缺服务人群,医院为例。
北京大学下属最大的两家培养精神医学的研究生单位,医院医院,近几年这两家每年一共招聘的医生人数大约在7个左右,基本上都要研究生,硕士或博士,医院培养出来的精神医学的研究生数量,可能能达到30名左右。
也就是说,医院所有的招聘名额全都给了北大生源(医院似乎会有1-2名来自其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那么也只有1/4的学生,能够医院。
其他21名学生怎么办呢,可以医院的精神心理科,或者去北京各区县的精神卫生中心,那么这里请注意了!
如果你想做偏心理学派的精神科医生,既开药又做心理治疗,那么北大六院医院是首选,而且和次选的差别很可能非常大。
为什么?
医院里心理治疗的收费非常低,一人次每半小时才+,注意,这还是刚刚提价后的,之前半小时主任医师价格才60元。
收费这么低,而心理治疗花费时间长,如果只是看病开药,一个人次的心理治疗30分钟可以看多个病人,医院的精神科医生是不愿意花很多时间在心理治疗上的。
而北京各区县的精神卫生中心,大部分新收病人数量比较少,一个医生每周大部分时间的工作地点都在病房里,这里普及一下业内常识。
精神科和其他科的病房有一点非常不同,一个病房按照60人计算的话,区县的精神科病房可能有45个都是长期住院的老病人,为什么长期住院,原因很多,例如可能因为患者家属实在是没法在家里照料他们,或者这医院比在院外过得更好,也可能是其它原因。
这就造成,当你兴致勃勃医院,原以为是每天接诊新的病人,治好了送出院,然后再接诊新的病人。
但其实你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用在老病人的稳定维持治疗中,这些老病人有的住院的时长可能比你的年龄都还大,精神科药物和精神症状方面并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