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筠如何减少亲子冲突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9-2-2 1:26:43   点击数:
  时常收到很多爸爸妈妈的来信,说自己跟孩子之间的沟通非常不顺畅,总是闹得不可开交。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如何减少亲子冲突的话题。1当顾问,不当领导   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敏感,所以父母亲说话时的语气就变得十分重要。如果父母开口就是下命令——   ◆“你应该……”;(你应该用功学习,你应该收拾房间……)   ◆“你不能……”(你不能出去玩,你不能变发型……)   就说明父母自视是孩子的领导,当领导说话,孩子只能接旨服从。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当成大人,受到尊重时才能与父母理性沟通。因此,“领导”型父母在亲子沟通上常会吃闭门羹。   换一种语气就会有效多了……   ◆“我建议你可以考虑……”;(我建议你找个时间收拾房间……)   ◆“我提醒你,……可能有……坏处。”(老妈提醒你,剪那个发型可能会让老师有意见……)   这样如顾问般的开口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受到尊重,同时也能表达父母的关心之意,一举两得。   因此,聪明的父母做顾问,而不是做领导,才能贴近孩子的内心。2孩子生气时,父母要保持冷静   万一孩子火冒三丈,开始激动起来,,父母千万别随之起舞,否则接下来只会吵得不可开交。此时父母亲的最高行为指导原则是:他(孩子)越火,我(父母)越冷。   因为父母一旦以怒制怒,孩子就更有理由相信,他的愤怒是理所当然的:暴躁的爸妈谁受得了?既然老爸老妈态度恶劣,他也没必要和颜悦色地回应。   此外,情绪具有感染力,当父母保持冷静,这股情绪安定的氛围也会逐渐对孩子起到正面作用,有助孩子恢复平和之心境。3批评孩子的行为,而非人格特质   如果要告诉孩子,他有些地方做错了,此时该批评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的人。当父母批评的是行为,孩子明了,他只要改进行为,就有可能改善他在父母心目中的印象。如果针对人格特质来做批评的话,(例如:“你这个笨蛋!”,“你这个不争气的人!”)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对他这个人有成见,既然已看我这个人不顺眼,那无论再怎么改变,父母还是会觉得碍眼,所以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打消了改变的念头。

  一起来看看其中的差别在哪儿吧!

对人格特质的批评语

对行为的批评语

“你怎么这么笨,考这么差!”

“这次考试,你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很不可取。”

“你是个说话不算话的人,没准时回家!”

“你没做到答应我的事,造成大家许多困扰。”

“你老是撒谎!”

“你去了网吧却没有告诉我,让我很担心。”

4请输入正文当孩子分享心事时,不做出早就了解的模样   青春期孩子常常觉得自己的感受是独特而唯一的,所以当大人一眼就看穿他们的行为动机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无趣而不爽。   比如,孩子回来告诉家长,班里有个男孩子,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都在低头读书,自己从不吃午餐。问他,他总是说自己不饿。直到有一天,老师对大家说,这个同学家里很穷……,孩子好象有了天大的发现,语带惊奇地说:“爸,原来是这个原因呢!”而此时爸爸却说:“这还用问吗,当然是这样啊。”如此“想当然尔”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被浇了一头冷水,和父母交流很是没趣。   再举个例子,周末孩子用发胶造型了一个新发型,(正准备出门),爸妈一眼看穿他的心事,马上追问:“今天这个聚会有女孩子是吧?”这么做会让孩子觉得十分不悦,感觉好似逃不出父母的手掌心。   对孩子年轻的心灵来说,世界中有许多新鲜的事物,等着他们去接触体验,当孩子好不容易有了些成长的心得,父母亲应该用积极配合的态度来理解。用孩子的角度来听孩子的心声,而非父母自己的角度,就能跟孩子做真实的交流。回到上面第一个例子,较好的回答是:“真的啊,这还真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呢!”5重视孩子的隐私   请容我再一次提醒,青春期的孩子喜欢被当成大人对待。因此,父母亲应该给孩子一些空间,允许他们保有自己的隐私。所以一些福尔摩斯的侦察举止,其实都不该出现。例如偷听孩子讲电话,偷看孩子日记,或者是上网看孩子的留言等等,这些行为美其名曰是为了解孩子,事实上,家长做了一个很糟的示范——只要我们自认是在关心别人,就可以不在意别人的隐私。而这往往是破坏孩子对家长信任度的首要杀手。   所以,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来制定一个专属的《孩子的隐私合同》,写下什么事情是父母想知道而也可以知道的,而哪些该属于孩子的隐私,父母就该完全尊重,不侵犯孩子的权利。6不说“但是”   有些父母听从心理学家的建议,常找机会和孩子交流,要听孩子说话,于是他们耐着性子听完了孩子要说的事,接下来就说:“是,我了解你的意思,但是你的想法是错的。”   有些父母也的确花了时间称赞孩子,说出口的却是:   “你很聪明,但是太懒了些。”   这些原本想传达善意的沟通,会因为父母所用的“但是”一词,而导致前功尽弃。因为孩子老早就学会了,“但是”二字之前都是场面话,只有“但是”后面接出来的话,才是父母真实的心声。   ◆例如,父母亲说——   “想打球是好事,但是现在应该以学习为重。”让我来做个翻译吧!   这样的话传到了孩子的耳朵,他们所听到的意思就是“除了学习,一切免谈!”父母前面讲的那些善意,就完全被抹杀了。所以,建议父母亲在跟青春期孩子互动时,要尽量避免“但是”这个词出现在关键时刻的对话当中。   不说“但是”,那该说什么呢?   建议父母亲用“如果……会更好”来取代:   “想打球是件好事,如果你能先把功课做完,那就更好了……”   ◆再举个例子:   “我知道你累了,但今晚的喜酒,你一定得陪我们去。”   这句话稍做修改,孩子听起来就顺耳多了:   “我知道你累了,其实爸爸、妈妈也很心疼,如果你能够打起精神,陪我们去喝喜酒,还可以见到你最喜欢的堂哥,你也会很开心的。”7澄清语意之沟通法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对父母亲的意见有过多解读,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情绪反弹。为了避免这样的误会,父母亲可以用一个很好的沟通方式,就是做语意上的澄清——   “我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是……”   ◆例如,可以如此说:   “我的意思不是想管东管西,限制你的自由,我的意思是,我有些担心,你晚上不睡觉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   ◆又比如:   “老爸、老妈的意思不是说你的朋友都不好,我们的意思是说,他们的想法也不见得都对,你可以有自己的判断。”8做建设性的批评   当孩子行为不当时,父母应使用建设性的批评技巧来开口,以成功地协助孩子矫正行为。   ◆例如:孩子今早出门,来不及吃早饭。   伤害性的批评——   “你看看你,又起来晚了不吃早饭,你每天都这样,你就是懒!”   建设性的批评做法:步骤1:说事件。   父母亲在批评孩子的时候,首先应该交代自己所指的是那一个事件。   比如:“你今早起晚了,出门没吃早饭”步骤2:说感觉。   父母接着应该说明自己的情绪状态。   比如:“我很担心,你这样做会伤身体。”;   或“我有些生气,因为你答应要吃过早饭再走的,结果却没做到。”步骤3:说期望。   表明自己对孩子行为改变的期望。   比如:“我希望从明天开始,你每天都吃早饭。”步骤4:说好处。   说明这样做的优点,对孩子的好处。   比如:“我相信这样一来,你就更有精神,也能长得更高!”   一气呵成,就会是:   “你今早起晚了,出门没吃早饭。我很担心,你这样做会伤身体。我希望从明天开始,你每天都吃早饭。我相信这样一来,你就更有精神,也能长得更高!”   掌握了以上的原则,父母就能轻松地避开亲子沟通的地雷。矛盾不在,和孩子就能沟通无碍!回复以下数字,送你一篇张怡筠博士的原创文章:对TA是爱还是喜欢?:从内心出发,做“完美主妇”:像夏天这样优雅的小姑娘,是怎样培养出来的?:这些话请常常对孩子说(99%的爸妈很少这么说):这些话千万别对孩子说(99%的父母却都这样说过!):遭遇背叛,该不该原谅?:速食性爱,真能化解寂寞?————————————————回复以下数字,送你一篇我们的原创文章:女人,如何才能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跟孩子谈恋爱,你准备好了吗?:谁在给你的人生制造苦难?:如何让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产生动力?:孩子爱发脾气总哭闹?也许是敏感惹的祸!:这样逗孩子后果不堪设想,再不制止就晚了!(9成孩子都被这样逗过):爸比,我们玩什么呀?(送给爸爸的游戏装备包):老公不帮忙带孩子?这几招拉回他做超级奶爸!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yyz/18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