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爱看小说的时候,书中那些高人或者神棍在装神弄鬼或指点迷津的时候,常常会说:你机缘未到,那时候总觉写书之人有点忽悠,机缘是个什么东西?只要自己努力、执着,相信我一定可以达到自己想去的目的地。换做不高深的说法,就是时机很重要,你介入一件事,和想达到的目的,或者一句话想提醒对方,需要一个时机去切入,而不是我想说,我想做,直接杀过去,就有自己想要的结果。前段朋友介绍时间一个女性客户过来咨询婚姻问题,她先生在外承包工程,她这几年一直在家带孩子,每个月先生会给她和孩子几千块生活费,她不用上班,也不能过问先生在干啥,而她知道先生在外面有别的女人,甚至有几次带回家里来,她可以容忍先生在外面有女人,但是带回来,觉得先生这个行为侵犯了她的地盘,不高兴就跟先生闹,先生就打她,当着孩子的面打,她觉得自己做人的尊严全无,人格稀碎,想离婚,这时候先生又不同意,跟她说:就你这样的出去跟谁也好不了,自己连自己都养不活,她问身边的亲戚怎么办,都说你现在这么享福,折腾啥呢?先生现在遇到事业的低谷,以前天天不回家的人,现在也经常在家了,这本来是她期望的,但因为彼此心情不好,家里的气氛绷的一点火星就着的样子,她问我,要不要离婚?现在活得很痛苦。这个问题,如果换个人,或许我会跟她直接就事论事的讨论利弊,但是她——我无法给与直接的回答,表面看起来是件很简单的选择,因为对方出轨,而且不止一个不止一次,还家暴打她,当着孩子的面,这是个渣男嘛,怎么忍?不离等啥?但是深层的原因呢?离了她就真能过得很好?还是说从一个困境跳到另一个困境?婚姻不同于爱,爱是我爱你,那么一切都好说,婚姻的实质就需要基础,这个基础是互利、共赢、分享,如果一个女性,在婚姻中既不能给与先生实际工作上的支持、又不能给予精神上的理解,只靠孩子把他们粘合在一起,因为除了婚姻以外他们再没有任何共同的东西,那么她就很容易让先生心理上觉得她是一个包袱,等于依托着孩子寄生在先生那里。如果从这个方面来看,先生的厌弃也不难理解,那个人的婚姻不是希望有个人和自己一起取暖,互相扶持着前行?她的委屈是:我这些年帮你带孩子替你抚养父母,我是大家都认可的好女人,你还这样对我,太没良心了,但是她忽略了婚姻的本质,婚姻只是两个人的事,就算全世界都认为你好,只要他不认为你好,你的婚姻依旧不会和谐,况且,你做的那些事,拿五千块请阿姨,未必做的不比你好。我给她的建议是,先找个工作,有个自己安身立命之本,先在经济上不依赖任何人的生活,建立自己的社交、兴趣、朋友圈,和先生可以先协议分开一段,让彼此都体验下分开的感觉,不要急于决定离或者不离,等自己确实能够独立的时候,再回头来审视这个婚姻,那个时候或许先生看你的眼光,对待你的态度会是另外的样子,再根据当时自己的情况作决定,也许选择会更适合自己,她又说不知道自己做啥好,这五六年什么都没做了,身边的朋友也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的下来?她缺的是自信和平等做人的能力,这个毫无疑问跟她先生有关,先生在一直试图削弱她的能力,生存能力,接人待物的能力,结婚后不让她出去工作,不让她跟很多朋友来往,这看起来是为了家庭好,是心疼她爱她,实际上都是成为慢慢了孤立她,只有这样她才离不开他,他和孩子才能成为她的生命中心。成为他可以随意控制的人,但是这又不全是先生的责任,因为先生肯定也会想有一个能干的太太,在事业上给自己帮助,在心灵上互相慰藉的太太,如果说是先生的无意识行为培养出她现在的状况,那么她自己像不像温水中的青蛙呢?这么多年了,如果没有她自己的配合,先生不会在家庭关系中这么强,这么为所欲为,这真的都是先生的责任吗?
何况她目前的情景,不是离婚可以解决的,她弱的方面得不到长足的进步和完善,那么离了婚,会发现自己处在另一个困境中可能比原来更糟糕,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决定,陷入更深的自责和羞耻中。当然咨询最后没有她希望要的那种直接简单的结果,她希望在迷茫、无助的时候有个人能为她指一条明路,直接拿过她背负的担子,告诉她这样做是对的,走过去就是光明,但是咨询师没法承担属于她的责任,因为替一个人做决定其实也是夺权,她本来的问题就是把自己的权利和责任一起交出去,在不用承担责任的同时,当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没有力量为自己做决定了,支持她离婚很容易,但很可能是用问题去解决问题,并不能真正的帮到她走出自己的困境,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困境看起来是她遇到了渣男,从另一个层面看,也可以说是她自己内心模型所创造出来的,因为所有的依附,都不可能有平等的关系,不能独立,不能从内在成长为自己,就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她在亲密关系中的被动,以后她所有遇到的感情都可能重复相同的模式,咨询师虽然可以为她指出的方向,但选择权始终会放在在她手里,由她自己来决定自己往哪里走,怎么走,咨询师能做的是无论她选择哪个方向,都会跟在她后面扶着她,而不是强拉着她朝向一个方向,选择所要承担的责任、苦乐还需要她自己去体会,在体会中慢慢找到自己,找到方向,对她来说首要练习的是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并使用自己的权利。让别人来决定自己的未来,依附在别人身上,这是她和先生的相处模型,但是结果也很明显,这条路很难走,除非来成长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成为一个完善的自己,才是从根源上改变自己的状况,,在她内心没有力量,没有准备好做改变以前,外在环境的任何突变,都可能把无备的她推至甚至更糟糕的境地。我也很遗憾不能在一次工作中就帮到她改善处境,咨询往往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一个人的内在力量、完整性,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改变,需要时间去省察,有人协助提示,还得自己有意愿配合,这样咨询才能更快的显现效果,她后来没再来了,想来还在犹豫要不要改变,她还在希望寄托在先生的改变上,她的内心逻辑是:只要先生改变,自己的处境就会改变了,却不想自己先改变些什么,来带动先生做些改变。心理咨询师要容忍访客不改变,比她更能容忍她的处境,这样才不会被卷入,这固然是防止被卷入的耗竭,其实也是提示注意介入的时机,在访客没有做好改变的准备前,除了等待,咨询师能够做的真的不多,只有访客做好了改变的准备,工作才会卓有成效的进行,而收费也是一种过滤,当一个人不愿意为咨询付出成本,那就说明他改变的意愿并不强烈,也不够重视建立咨访关系,找咨询师往往只是为了倾诉什么,而不是改变什么,这时候,咨询师的收费设置就隔离了很多人,不至于浪费太多时间在动力不够的来访者身上。说了这么多,回到原来话题,机缘是什么,我想,对于爱情来说,就是我在爱你的时候,你也正好爱着我,不早一分钟也不晚一分钟,相遇正好,对于咨询师和访客来说,机缘就是你有意愿改变的时候遇到我,而我正好可以帮到你,没有机缘或者说时机不到,就是说,我看到你是什么问题,也看到你为此痛苦,但是我帮不到你,因为你内心虽然有痛苦,但是受益的部分比痛苦大,那么想摆脱痛苦的力量和决心就不够,总在在改变和不改变之间摇摆,并没有决心真正想改变什么,改变的时机未到,我只能静静看着你经由自己的人生,体会自己的苦乐,无愿就无缘。
北京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哪里中医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