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20日下午,北京,朝外大街
办公室每到下午的时候会夕晒。这光景,阳光是一件非常令人烦躁的事情。本来秋天已经不怎么需要开冷气了,但这阳光一下从西边大片大片的落地玻璃窗照进来之后,温度陡然升高了近10度。这时大家才手忙脚乱去开空调,而等到冷气能够浸透身边空气,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在等待冷气降落的这一个多小时里,人越发烦躁。因为热、午后的疲倦,噪音被放大,晃动走过的同事变得像森林,电脑上的字如同蚂蚁开始乱爬。
下午四点人特别疲倦,大概是所谓生物钟作祟。
心情不是很好,又不知道该跟谁说。同事不合适,朋友不忍心,家长听不懂,红蓝知己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没有时间陪你。后来发现最好的办法是去看心理医生,可以理所应当地倒垃圾。所以很少发“心情不好”此类的信息给身旁朋友。
今天比较开心的事情,大概是:已经有四五天没有抽烟了。而且开始每天写一些字(日记),虽然还没有什么营养可言,也无价值,但起码这种形式让人开起来是保持清醒并心有戒律。
看凤凰客户端的王路谈及写作的话题,他说:当你习惯了通过日记来整理自己思路之后,你会慢慢变的不太喜欢跟人交流。不写日记的人,有点什么事,可能更喜欢跟别人交流,喝个酒、撸个串讲给朋友听,可能你讲的话题朋友不会特别感兴趣。当你习惯写日记的时候,可能更喜欢跟自己进行纸上的交流,时间长了就容易变的越来越封闭,越来越不愿意了解别人的想法,这是私密写作的一个弊端。
年纪变大也许是懒也许是为节约彼此时间,越来越少跟朋友谈心倾诉,反而喜欢写字,所以非常认同上面这段话。更喜欢跟自己进行纸上的交流。
想起昨晚翻迈克的书《我看见的你,是我自己》。他在这一篇文章里,也谈及一个人的乐趣:
吃英属地的云吞面:麦奀,麦文,珍味,世家,还有街头巷尾比食物次要的字号。吃陆羽的莲子蓉香粽,百花酿鲜菇,蚧黄灌汤饺。吃大良八记星期天才卖的首创椰子糊。吃甜美生活的提拉米苏。吃麦当劳的巨无霸。吃祥兴的蛋挞。
一个人吃。
口腔的乐趣要是只有味蕾承担,你说多好呢。吞下肚的后果,身体成为历史的见证。你看见的我,是我吃过的食物,做过的运动,涂过的面霜,喝过的矿泉水。还有睡过的床,打过的招呼,交换过的“快趣”。
我看见的你是我自己。
有时日子越过越闷,意兴阑珊。每当心情低落的时候就想三件事:去看心理咨询,去运动(有氧无氧都可),去暴饮暴食(吃垃圾食品喝葡萄酒)。
但明显出去第一项是最健康的,第二项、第三项多少都是对身体的透支,是暂时可转移情绪的方法。暴饮暴食更是饮鸩止渴。
最近喜欢简单的东西,迪卡侬19.9一件的棉Tee黑色、白色买一打就能度过一个夏季,穿着很舒服。反而在一家品牌店买了九百块一件的衬衣穿了没两次袖口居然脱线撕裂。决定以后买这样衣服,不浪费金钱也不需要耗费时间搭配,再简单不过。关于花钱这件事,以前一向缺乏管理与安排,随心所欲也不懂得量入为出。有时不理解那些不花钱的人,该如何让自己过得丰盛。有一天在朋友圈,看到三联的何潇说:“高老头之能积累财富,在于他的枯寂。因为生命力的枯竭,他对于什么都缺乏热情,因而什么钱都不需要花。他的乏味是他的致富之宝。爱玛则相反,再多的金钱,也熄灭不了她旺盛的生命力。葛朗台像个土坑,扔一个铜子吃一个,塞得满满的,土坑狭隘,想不到倾吐的必要;爱玛是把火,钱丢得越多,烧得越旺。财富的积累欲,与生命的旺盛性此消彼长。这就是为何多数有钱人都无聊、狭隘、欲求不满、郁郁寡欢。人只有一颗心,你既把它给了金钱,就无法再留给自己。”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燃烧出一个新天地。
赞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