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界环境日来临的前夕,昨日,市环保局公布《2014年成都市环境质量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去年成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主要排放量延续下落,中心城区酸雨频率减少14.6个百分点;两个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洞子口、郫县三道堰)及郊区(市)县的16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大气环境质量
降水量去年中心城区降水年平均pH值为6.23,上升0.79;酸雨频率减少14.6,酸雨程度减轻。
降尘量中心城区降尘量年均值为8.88吨/平方公里月,降幅为18.0;主要污染物均出现浓度自西向东递增的态势。
●声环境质量
功能区声环境中心城区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比2013年下降,14个郊区(市)县各类功能区声环境监测昼间和夜间均达标。
区域声环境中心城区和14个郊区(市)县建成区,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二级(较好)水平,平均值分别为54.2分贝、53.0分贝。
道路交通声环境中心城区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9.2分贝,噪声强度为二级(较好);14个郊区(市)县建成区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5.1分贝,噪声强度均为一级(好)。
●生态环境质量
状态指数2013年成都市生态环境状态指数为62.9,到达良级。
指数变化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等生态环境状态略有变好。
(注:因遥感解译工作量大,且受数据搜集时间所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较其它环境要素滞后一年。)
成都晚报薛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