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的患者除了要承受病痛给身体带来的伤害以外还要忍受着这个世界上一些人给的白眼,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精神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诊断精神病也是有一定的标准的,通过这个标准就可以判断患者的疾病是哪一种情况,还有就是要帮助患者则更好的治疗疾病,这些都是要注意的事情。
精神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症状标准
内涵标准包括症状学、病情严重程度、功能损害、特定亚型、病因学等指标,症状标准是内涵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必备症状和伴随症状。满足以下2项及以上即可诊断:①反复出现言语性幻听;②明显的思维异常,如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思维贫乏、强制性思维、思维被中断等;③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④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和妄想心境;⑤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词语新作;⑥情感淡漠或情感倒错;⑦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⑧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2、严重程度标准
自知力障碍,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交谈。
3、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持续1个月以上。
4、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精神病的患者在治疗的期间应该要注意自己的精神方面做好放松,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这样就很有可能使病情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恢复,精神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就介绍到这里。患者的身体健康是应该要注意的事情,而且还要知道患者的疾病是一个很什么样的状况,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治疗患者的疾病,而且还要提供一个很好的护理给患者。
病例1
患者甲言语夸大,情绪高涨,行为冲动,入院治疗好转后出院,出院后坚持服药,因多次饮酒再次出现发脾气,骂人,摔东西,酒醒后情绪依然不见好转,夜眠差,急躁,再次入院治疗。
病例2
患者乙情绪低落,有消极言语,消极行为,入院治疗好转后出院,出院后坚持服药,因工作上出现差错,压力大,再次出现焦虑,,自卑等消极情绪,认为自己什么都干不好,情绪低落,无原因哭泣,无法正常生活工作,再次入院。患者出院之后步入社会,一时间从封闭的病区到开放的环境,对各种东西都充满好奇和向往,四处走走,拜访亲友,这都是人之常情,但是在“花花世界”的各种“诱惑”中也很容易让自己的心境再次误入歧途。一些患者出院之后生活作息时间不规律,导致睡眠形态紊乱。有的患者因为交际饮酒,导致药效下降。导致疾病反复发作。
病例3
患者丙在家因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精神失常,表现胡言乱语,行为乱,接触交谈困难,生活难以自理,住院病情好转后出院,一星期后患者再次入院,家属诉:因平时工作繁忙,将患者关于家中,患者未能按时服药,再次沉迷于网络游戏,疾病复发。精神病患者出院后需要监护人严格看管,尤其是一些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因为每名患者的自知力不同,有些患者没有服药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若在没有家属的长期陪伴与提醒,很容易忘记服药,生活上也会回到从前的状态,疾病复发就成为必然的事情。
病例4
患者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住院治愈后出院,出院后坚持服药一年,症状控制良好,无复发现象,患者自行停药,后逐渐出现自言自语,情绪不稳,幻听等症状,直至不能正常生活工作再次入院治疗。抗精神病药有一些副作用,例如头晕,流涎,口渴,便秘等等,还有的有镇静催眠作用。还有一些患者对精神疾病的认知不对,总觉得吃了一段时间药症状控制住了,自己已经完全康复了,就无需再服药了。这种想法是错的,在医院治疗期间的痊愈指的是“临床痊愈”,离完全痊愈还有很长的距离。就如同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出院也需要持续服降压药和降糖药一样,精神经病更是如此。
如何防止精神疾病的复发
在我们医疗实践中,大部分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抵触情绪强烈,否认有病,拒绝治疗,其实一般的精神疾病中只有少数急性发作病人需要住院治疗,只要能正确面对,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不用住院治疗,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按时服药指导监护人对患者进行护理和照顾,并妥善保管好病人的药物,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地坚持服药,决不能擅自增减药物剂量,更不能随意停药。告知监护人及患者所服用的药物作用,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定医院或精神防治中心复查,听取医生的指导。
2充足睡眠睡眠是保护大脑、恢复精力、恢复体力、维护健康的基础。而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受幻觉和妄想的支配,精神状况常处在兴奋、躁动、紧张、焦虑、恐惧、忧郁之中,所以需要更多的睡眠来加以调节,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恢复平衡,从而加速疾病症状的缓解或消失。
3正确认识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大部分只是大脑功能的暂时紊乱引起的,脑实质并无损害,只要坚持治疗,是能够治愈的。此外,这里需要家庭和单位、社会正确对待患者,对周围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也使患者能够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帮助,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4生活规律合理科学的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工作、劳动、娱乐、休息时间。
5树立正确人生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善认知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既减轻家属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同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适应能力,更能消除患者可能带来的社会安定方面的问题。
6观察和记录病情患者在休养过程中,如突然出现的头疼、头昏、多梦、失眠、心烦意乱、敏感多疑、爱发脾气、记忆力不好,工作效率下降,无故哭笑、精神注意力不集中或幻听、幻视等异常现象,应及时到精神病院或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检查,以便及时治疗。同时指导家属监护期间发现病情的变化和病情记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