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红:以工匠精神传承历史风貌建筑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6-12-7 17:34:23   点击数:
  路红:以工匠精神传承历史风貌建筑

-07-:03来源:和讯房产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社会发展和城市变迁的见证者,也是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高度重视城市历史文脉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日前,《天津市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出台,对抓好城市特色提出了指导意见。

  天津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方面具有丰富实践,以五大道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已成为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为此,中国建设报记者独家专访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巡视员、副局长路红,进一步了解天津经验和创新举措。

  构建文化自信

  中国建设报:我们注意到,日前天津市通过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抓好“城市特色”,处理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利用的关系,充分展现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整体风貌。天津市在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方面,如何与本地城市特色相结合?

  路红:时隔37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无疑对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保护方面,会议将其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开创了我国城市历史文化尤其是建筑遗产保护的新篇章。

  天津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几千年的人类聚居史和多年的城市发展史中,既有唐代遗风的独乐寺和明清两朝的中国传统建筑,也有年中国被迫开埠后九国租界在天津的建筑遗存。这些建筑遗产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今天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和文化基因库。在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建筑遗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承传统技艺

  中国建设报:以五大道为代表的天津近现代历史风貌建筑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获得了詹天佑大奖,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   路红:天津历史风貌建筑和街区保护利用项目获得年度詹天佑奖,这是老建筑保护项目首次获詹天佑奖,对建筑遗产保护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励,是对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事业的整体褒奖

  现在常常有人感叹现代建筑不如历史建筑精美,细节不精致,质量不高。我认为除了建筑审美观、建造技术的时代差异外,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当时建造者的手艺和精神,即工匠精神。在践行工匠精神方面,天津既有管理制度、保护理念,也有技术创新、工艺传承。天津市依据《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确认保护了幢历史风貌建筑。这些建筑跨越了千年历史,揽括了中国传统建筑、西洋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等多元建筑风格。

  在保护这些建筑的过程中,我们见证了当年严谨的施工工艺、坚固实用的建筑材料。建筑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用原材料、原工艺修复建筑。所以,我们一直坚持从建筑遗产中收集和传承精湛的建造工艺,请代代相传的手艺人演示建造工艺,制作成录像片进行传承。目前我们已记录了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的16种传统工艺。通过这种传统工艺的纪录,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匠人严谨负责、对建筑认真专注的工匠精神。传承这种工匠精神,也是保护建筑遗产的重要内容。

  助力城市复兴

  中国建设报: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天津市相关要求下,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的工作将有哪些思路与规划,如何更好地为城市复兴提供支撑和服务?

  路红: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事业具备了很好的基础,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及传统工艺、传统材料的传承上,也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十三五”期间,我们要继续提升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水平,使其更多地参与天津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老百姓(,股吧)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因此,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体系,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历史信息库和传统工艺库,为保护事业服务。同时,扩大历史风貌建筑对公众的展示数量和质量,让人们在建筑里体会生活的变迁和文化的进步,从而更好地培育文化自信。我们还要加大历史风貌建筑的修缮保护,让建筑遗产安安全全地从我们手中不断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常丹丹)

喜欢文章,快点击右上角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吧!

(版权声明:凡标注来源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只作信息传递与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做相应处理。)

好文值得推荐,转发必须的,分享快乐!









































白癜风初期治疗方法
长春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qpz/1248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