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各种订阅号,各种情感文章扑面而来,越来越多的鸡汤文告诉人们一段情感中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只有精神上门当户对了,感情才能长久,家庭才能稳定,但凡小三小四入侵的家庭,大多都有一对精神上不匹配甚至差距甚大的夫妻。
这些道理我们都已烂熟于心。但是,有没有人去深究过,到底是什么原因会造就两个人精神上的不门当户对?
有时候,我们所说的精神的概念,相对较为笼统和广义。但在与一个人相处了解的过程中,甚至是在一段生活中,精神更应该具体到某些狭义的事情上,这样才能让我们有去衡量对方是否和自己门当户对的具体标准。
家庭环境是首要标准,一个在富足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和一个自小到大过惯了苦日子的孩子结合,价值观肯定会南辕北辙,自小培养的思想观念,会在婚后的某一件或很多件事情上爆发出来,从而导致矛盾的不可避免。
但凡般配长久的,大多在价值观方面是相匹配的,至少不会差距太大,不会出现一个专注理财投资一个喜好挥霍无度这种情况。而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家庭环境的影响功不可没。
其次,家庭氛围。一个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和一个整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孩子,对幸福的感知度肯定是不一样的,对幸福的追求目标自然也各自迥异。
常常看到有文章告诫女生,想真正了解一个男人,就去他家做客,看看他父母亲的关系是否和谐,看看其家庭氛围中体现出来的家庭成员分工和地位是怎样的,觉得很有道理,家庭氛围是一个人性格养成的基本土壤,而不一样的性格,也直接影响到两个人在精神上的和谐与否。
家庭教养。私以为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教养在大多时候可以说是人的第二张脸面。一个家庭的教养环境如何,看他们子女的言行举止就知道了。
婚姻和感情里,两个人在教养上的旗鼓相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有教养的人肯定不可能跟一个没教养的人幸福长久的生活在一起,除非其中一方做出彻底改变。教养如何体现?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在礼貌礼节中,在点滴的细节中,在每一次的相聚离别中,更在每一次遇到问题时,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情商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家庭环境,家庭氛围,家庭教养,这些共同培养了一个人的精神内涵,而这份内涵,会伴随这个人一生,他会带着这份精神内涵走向婚姻,走进另一个家庭生活,对伴侣,甚至对自己的子女产生影响。
精神上的门当户对不是一朝一夕所成,而是经过自幼到老的生活沉淀和积累,生活习性和教养的养成。
一个没有精神内涵的人想马上变得有内涵,那是不可能的。一个对生活永远悲观失望消极对待的人想配合伴侣马上变得阳光明媚,那也是不可能的,即便暂时做到了,那也仅仅是暂时,本性依旧未变。一个没教养的人若想跟上有教养的人的脚步,更是难上加难,教养的养成还真不是一蹴而就。
所以,精神上的门当户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甚难。因为我们自童年时起,就在培养和形成我们的三观,我们的追求,我们的内涵,我们的教养,这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我们不可能突然为了另一个人去改变。
若想遇到一个精神上门当户对的人,真的要拿志摩那句话来形容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文/梅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