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严重程度差不多,为什么别人都好了,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好?”
关于精神分裂症,很多患者及家属都存在这样的疑问。
医生提醒:患者的预后好不好,有很多影响因素。
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性别
女性患者往往比男性患者的预后更好。研究发现,在更有利的发病前和基线特征的情况下,精神病首次发作的前3年,女性患者的预后更好。经过平均10年的随访,除阴性症状外,女性的结果与男性近似。
发病年龄
首次发病年龄越晚的患者,社会功能损害越小,预后相对较好。
发病形式
急性发病的患者比慢性发病的患者预后要好。慢性发病的患者往往以退缩型、内向化的症状为主,尤其是以情感淡漠等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他们的“异常”易被家人忽视,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未治期
它是指精神病患者正式接受治疗之前其精神症状已持续的时间。一般来说,越早治疗的患者,预后相对越好,而未治期越长的患者,预后相对越差。
病前性格
病前性格开朗、人际关系好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反之,病前有内向、孤僻等性格缺陷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社会因素
比如家庭环境是否良好。与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度较低,情感表达不畅,亲情淡薄,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且具有较多矛盾冲突的患者,他们的预后往往相对较差。
家族遗传史
与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相比,无家族遗传史的患者预后相对更好。
治疗
治疗是否系统、规范也是影响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因素之一。
看完以上,你属于预后好还是预后差的?
如果你属于预后不好的,也不要担心,精神分裂症只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规范的治疗,预后的情况完全是可以改善的。
那如何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呢?
两招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和结局
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坚持服药是维持病情稳定的主要措施。
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与自行停药有关,中断药物治疗者的复发风险是持续药物治疗者的5倍。
可是有的患者不配合吃药?吃吃停停怎么办?
其实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无非就是这些:
①认为自己的病已经好了,不需继续服药治疗,过早自行减量。
②对医生不信任,怕长期服药会对身体有害,会「变傻」。
③觉得服药太麻烦。
④怕别人知道自己服药,存在病耻感。
⑤因家庭经济困难,怕拖累家庭。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和患者共同探讨服药的好处与坏处,运用利弊分析法纠正患者对药物的错误认知,指导患者应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技巧。同时,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促进自知力的恢复,增加服药依从性。
2.家庭干预
研究表明患者在出院后两年内出现服药不依从的情况高达75%,服药不依从的原因很多是因为家庭支持系统薄弱造成的。
①观察病情和监护服药
坚持服药,是预防复发的最重要的保护因素。作为监护人需掌握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预警症状」,并且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观察症状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②改善家庭内部的关系
友爱的家庭环境对于患者康复而言,起着正面积极的作用。在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矛盾和意见不一致时,避免使用责骂、情绪激动的方式进行争论,能够显著地减少患者复发的可能性。
③减少指责或过度保护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社会功能较健康人有所下降,这并不是他们本意如此,指责他们做不到一些常人能做到的事,毫无意义,反而情况会变得更加恶劣。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他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累赘。虽然能力有所下降,但依然有从事某些事物、社会交往的能力,过度保护,不让他们接触社会或者尝试工作,会损害他们功能的恢复。
温馨提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因此维持治疗意义重大,尤其是服药方面,一定要根据病情变化遵从医嘱,按时定期进行复查,这样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
(注:资料、图片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仅作科普,侵删;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线下就医。)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