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中华佛医文化丛书》中《佛教精神医学》。总主编李良松教授,王米渠编著。
十住十行——佛教意志品质的概括
大乘佛教历来倡导信徒奋发精进、勇猛无畏、救苦救难、普度众生。这种精进的人生态度无疑为进步的榜样,佛教的“威力”“奋迅”“大雄”“大无畏”的精神可以铸造出轰天震地的人物。
他们提倡佛教“头目脑髓,都可施舍于人”的自我牺牲精神,鼓舞人们前进。大乘佛教这种传教的精神在中国到处可见。
“对诸善法之欲,精进、勇猛、努力、不退、念、正知、热心、精勤、决意、勤励、不放逸”(《大义释中》),这些都是大乘佛教要求意志品质的很好概括。
以精进为例,精进是勤勇奋进的意志,亦即努力向上的进取心。
佛在《阿含经》中常常说到精进,而且认为这是修行的重要品德之一。三世诸佛都因精进而得成佛的,任何有益于社会人群的善事,亦由精进而得成就。
所以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中,都说到精进,还可以从十住、十行、十回向体现出修行的诸多方面的意志要求。
精进——佛教修行行道的一种进取精神
精进是佛教修行道的一种进取精神,在佛学中这个意义的名词也不少。如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四正勤中的正勤等皆是。
不过佛法所说的精进,主要是约止恶行,行其善行,就是未生的恶法,以最大意志的努力令不生起;已生的恶法,以最大的努力令其断除,正如佛陀做太子时在菩提树下修行一样。
至于无量的善法,尚未修习的努力使之生长起来,已经生长的努力使之增广,并以此克服种种懈怠,完成圆满无量功德善事。像这样为止恶行善,是佛法精进的本义。
相关阅读
佛的宏大意志的集中体现和最高范例—意志心理学(中)精进——意志心理学(上)
身心齐治——战胜癌症的整体疗法
养心调神修灵性——佛教对精神疾病的治疗
修行身心灵——僧侣少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厦门市石室书院
中华佛医高级研修班
正在火热报名中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招生简章
报名咨询电话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