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荣格分析心理学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9-10-31 10:08:51   点击数:
  

荣格

为了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相区别,荣格称自己的心理学为分析心理学。

一.理论观点

1.人性观

荣格对人类的前途并不悲观,他相信人是成长的,相信人类能够把握自己,朝向平衡、完整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和谐、宁静的心理状态,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因此他对人性持乐观的态度。

2.人格界定

荣格认为人生来就有一个完整的人格,人生的目标就是在原有完整人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其多样化、连贯性和和谐性,而避免分散性和相互冲突。这个具有原始统一性和先天整体性的人格称为心灵,包括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其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

3.人格动力

荣格认为,人的整个人格和精神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且不断变化的动力系统。所谓相对封闭,是说我们必须把他当做是一个锁闭在自身之内的完整的系统。

人格动力的源泉来自心理能,荣格有时用力比多来称呼这种心里能。但这个力比多并不局限于生理方面的性的欲力,而代表着一般生命的能量。

(1)等值原则

又叫等效原则,说的是如果某一种特定心理要素原来所固有的心里能减退或消失,那么与此相关的心里能就会在另一种心理要素中出现。也就是说,精神的能量不会白白地消失,它不过是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

(2)平衡原则

等值原则说明的只是精神系统中的能量交换,并没有说明其方向,平衡原则说明了能量流动的方向。

(3)反向原则

反相原则遵循了牛顿的观点,即每种作用都存在着一种与之相等的反作用力。在荣格的理论体系中,每一种概念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对立概念。

4.人格结构

(1)意识和自我

荣格认为意识是人心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知晓的部分。它在生命过程中出现较早,很可能在出生之前就已经有了。这种自觉意识通过个性化的过程,产生出了一种新要素,荣格将其称为自我。意识由自我意识的知觉、记忆、回想和感觉所组成。

(2)个体潜意识和情结

个体潜意识和意识相连接,可以视为一个巨大的储藏室,里面容纳着曾经一度存在于意识领域内而后被压抑、隐藏、遗忘或忽略了的经验,还有一些因为太过微弱而无法存在于意识界面的经验。个体潜意识里的成分可达到意识层面,容易被意识所接受,与自我是相互作用的。

个人潜意识有一种重要而有趣的特性,那就是,一组一组的具有情绪色彩的心理观念聚集在一起,形成心理观念丛,荣格称之为“情结”。

(3)集体潜意识和原型

集体潜意识是指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灵印象,是千百亿年人类集体经验的沉淀物,是对外在世界作适当反应所需的潜能。它并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属于人类全体的、普遍存在的。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多多少少都具有同样的或者相似的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原型是对某一外界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情景,或某些抽象概念。原型往往以梦、症状、艺术形象和宗教仪式等象征的方式表现出来,带有大量的情绪色彩,并且是一种普遍性的思考方式。

(3.1)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机能表现。个体必须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并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人格面具是个体在各种情况下角色面具的总和,是个人展示给公众的一面,其目的是给人一个好的印象,得到社会的承认。

(3.2)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阿尼玛原型是男人心灵中的女性特征;阿尼姆斯则是女人心灵中的男性特征。

(3.3)阴影

阴影是一种暗喻,是指潜意识中负向的一面,或者人性中黑暗的一面。它包括人类在进化中所继承的动物本能。它比其他任何原型都更多的容纳着人的最基本的动物属性。

(3.4)自性

整体人格的思想是荣格心理学的核心。认得精神或人格,尽管还有待于成熟和发展,但它一开始就是一个整体,这种人格的组织原则是一个原型,荣格把它叫做自性。

(4)人格结构的相互作用

荣格认为,人格(或心灵)是一个系统,各成分之间以三种方式交互作用:

(4.1)补偿作用

(4.2)对抗作用

(4.3)联合作用

5.人格发展

荣格主要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童年、青年、中年。

童年阶段(出生到青春期):是在人生的早期,力比多指向于学习基本的生活机能。

青年阶段(由青春期到四十岁左右):以青春期发生的生理变化为主要标志,荣格称之为“心灵的诞生”,这时候心灵开始获得了自己的形式。

中年阶段(大约四十岁以后):这一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个体更关心智慧和人生意义。

治疗中年危机的方法是将久违了的个人兴趣重新恢复起来。

荣格对老年阶段不太有兴趣。他认为,老年阶段的个体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多。

6.人格成因

(1)父母的作用

所有的人格发展心理学家都强调这一个不证自明的命题,即父母对子女的人格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育的作用

在荣格看来,教师无疑将对孩子们的心理和人格的个性化发挥最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比父母的影响还要大。

(3)社会影响

社会作为个人生活的环境,对人格的整合与发展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荣格指出,社会风尚的改变同人们对人格类型的选择紧密相关。

二、研究方法

荣格的理论依赖的是临床观察,这是一种经验性的研究方法,而荣格一直宣称自己是一个经验主义者。

1.语词联想技术

2.释梦技术

赞赏

长按







































中西医诊疗白癜风
白癜风是怎么治疗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jsfl/194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