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心到底有多重要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8-5-24 12:06:21   点击数:
  

什么是“贪嗔痴”?

举个例子。

有一个小女孩,曾经亲眼目睹亲戚的贪婪行径。女孩被寄养在姨母家,作为寄人篱下的小孩,她十分懂得分寸,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有天晚上夜色苍茫,女孩去阳台散心,漆黑中她发现姨母正蹑手蹑脚地藏东西,出于好奇心,她靠近一看,发现姨母竟然偷换邻居家的竹筛子。

阳台是打通的,邻居是女孩舅舅一家。舅妈把新买的竹筛放在阳台,这一幕被姨母看到,一时贪念起。姨母把坏掉的竹筛偷换给舅妈,拿走新的。

姨母慢慢转过身,对着女孩竖起食指靠在嘴边,暗示女孩不要说出去。

人在篱下,身不由己,女孩心里虽然很震惊,还是配合地默默点了点头。

姨母的形象轰然倒塌。女孩曾经一直以为,姨母是个充满慈爱和善良的人。

这是贪。

还有一个故事。

C中所唯分数论的学校,竞争恶劣的程度,已经让校园风气变得不那么纯洁。

A是班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既是学习委员,也经常和同学打成一片;老师对她德才兼修的态度很欣赏,对她也尤为信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A听到关于她的流言蜚语纷至沓来。有人说她很做作,只会在老师面前谄媚。有人说她很婊,装傻白甜博取同学怜爱。

流言是B传出的,B成绩和A不相上下,同样是班里的尖子生,说话常常刻薄。她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平均成绩比她低,超过3分的人,她都当成空气走过。

A很清楚自己没有任何心机,她只是纯粹希望老师同学能喜欢自己。缺少安全感的女孩子,多表达一点自己的认真和热情,获得身边人的认同和赞美,原本很正常。

这是嗔。

什么是痴?

《猫鼠游戏》里莱昂纳多饰演的弗兰克,是FBI遇到史上年龄最小的罪犯。他伪造支票,堂而皇之假冒机长、医生和律师职业敛财,到他锒铛入狱,已经有上百万美金被他收入囊中,一去不复返。

弗兰克算是高智商犯罪了,但他心里还住着一个不喑世事的混世魔王。他不知道,欺骗会造成银行多大损失,不知道一旦这种行径被效仿会造成多大社会危害。

FBI专员告诉弗兰克母亲她儿子在伪造支票,母亲赶忙去翻钱包并乐观地说:我在教堂做半日工,告诉我他欠多少,我还给你们。专员面色凝重带着同情说:到目前为止,约万美元。

母亲赔笑的脸僵在那里,不知所措。

小说《心理罪画像》反思了人心当中的病态一面。

“血之魅”章节,揭露了一个嗜血杀人犯的变态犯罪行径。罪犯制造了多起连环杀人案,他将人血与牛奶混合,然后一饮而尽。

直到罪犯被逮捕为止,超过3名无辜生命倒在他的欲望之下。

犯罪的理由是:以血补血,拯救自己。

罪犯父亲和哥哥患有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相继去世,他臆想认为自己也患上这种病症,不就之后也会死去,内心充满恐惧。

他被这种恐惧感折磨着,不向人倾诉,也不直面它,而是让恐惧不断放大。久而久之扭曲了内心:只要吸食新鲜血液,就能弥补自身的血液缺失。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

身体的病只是诱因,心里的扭曲才是原罪。——方木

根据《心理罪画像》改编的同名电影《心理罪》,还原了罪犯的扭曲嘴脸。

剧情版预告

“凶手有很严重的精神障碍,吸食别人的血液,能消除他对死亡的恐惧。”

“他对血的渴求越来越紧迫,他还需要更多的血液。”

“他离不开血,他还会继续犯案。”

这是影片主人公,犯罪心理学天才方木对罪犯所做的心理画像。他完美展现出一个精神障碍者最清晰的内心独白。

贪者、惑者、傲者、痴者、妄者、疑者、嗔者......不可否认,人心总是伴随着它们。

前不久一个叫陈欣然的16岁女孩,把母亲捆绑起来,八天后母亲呼吸衰死亡。父亲探监时,女儿说了一句话:我觉得我疯了,是被你逼疯的,你知道吗?

因为“父母查她的通话记录、跟踪她、定位她、甚至送她去封闭式学校”的粗暴管束。

媒体没有对女孩做太多的苛责,只是觉得“上天投放了一个格外敏感的灵魂,我无权评判她当时的痛苦太小”。

《中国西部刑侦大案》中有桩案子性质极其残忍。凶手为了抢劫钱财,不惜采用灭门奸杀手段。从60岁的老人到8岁的孩子,无一不倒在屠刀之下。

当警方将这些罪犯关进监狱审讯时,他们弱弱地回答:就跟工作一样,我们的工作就是用这种方式赚钱。

西南部某村庄一名13岁女孩,先后被村里11人奸淫30多次。当记者质问他们有没有想过,这种行为会对女孩造成一辈子的伤害,多数人回答:没有想过。

看了那么多,其实也没有必要质疑人心。地球自转决定了有白天同时也会有黑夜。世界上不只有童话故事里的王子公主,还有现实生活里的蝇营狗苟。

当我们明白了那些不可阻挡的黑暗,才会对身边的每一刻美好都倍加珍视。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诚信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jsfl/17684.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