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心理医生告诉你别做完美妈妈

文章来源:精神_精神心理_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网站   发布时间:2018-5-9 15:41:24   点击数:
  

小编按

昨天在后台一位妈妈问我,她总是忍不住生孩子的气,有时还对他发脾气,之后又陷入内疚;总想做个好妈妈,但总觉得做不好。不知我的回复能否让她稍安下心。

今天在此分享一篇王浩威老师的文章,是他的一位晚辈写信告诉他初为人母的焦虑,他所给的回答,以及那位妈妈带给他的感动。读这篇文时,我也被触动。

让自己够好就好

朋友的女儿在国外结婚定居,最近有了小孩。更早以前,刚刚开怀孕没几个月,她就开始紧张,许多想象出来的莫名的担心,觉得连她妈妈,也就是我的朋友,给的答案都不够,于是Skype问我。当时我回答了一些话,不过自己也不记得了。

小孩生下来后,她写了封email给我,看来是更焦虑了。我觉得她的问题很典型,表达得也很精确而传神,也就征求同意给大家看。

她是这么写的:“我最近在想你说的‘强轫有生命力的母爱’到底是什么呢?是表示我一定要对孩子微笑、不能露出悲伤愤怒的表情吗?我很害怕等孩子出生了,我就二十四小时都要在‘扮演’一个勇敢慈祥的母亲,不能有自己的情绪,但是那种事根本做不到啊!我这样想会很自私吗?所谓‘天下妈妈都很伟大’是在说妈妈都很尽责地压抑自己,提供孩子自己最好的一面吗?还是其实很多妈妈都有情绪方面的问题,都会觉得很无助,也会想对孩子生气?我现在每个礼拜都会哭,有时候很生气就会去抽烟,然后觉得我自己非常差劲。我很努力要当一个好人,但是总是会失败。为什么有时候我觉得很快乐,但是难过的时候一点快乐的感觉都想不起来?”

最后她还问说:“如果你知道有什么这方面的书请告诉我好吗?”

我看到这封信,担心之际也同时涌上许多莫名的感动,来自不同层面的。当年那个状况不断,总让我朋友颇为烦心的小女孩,现在果真长大了。这真是无法想象呀,那女孩而今是如此认真的母亲,几乎可以说是因为太认真而自寻苦恼了。另一股感动则是来自她真切的焦虑和自责,因为那是母爱让人最歌颂的一点,几乎每一个人(包括男性)都拥有自己没意识过的母爱。当宝宝来临,这股情感立即涌现,毫无条件地为新生的宝宝完全牺牲自我。不管这位妈妈以前是怎样的高成就,还是依赖成性几乎可以说是长不大的大人,对大部分的人来说,面对新生宝宝,这股母爱就出现了。

我回信告诉她这些感动,告诉她说:“放心吧,妳一定是一位够好的妈妈。因为够好,才可以从字里行间感觉得到妳的着急。我们着急着自己的任何不足,着急着想避开所有可能的缺点时,也就不知不觉地着急着想成为完美的妈妈。”

然而,果真如此不够好吗?我这样继续回答:“妳的着急本身可能有两层相反但共存的意义:一是自然而然地发自内心,不论如何都没法消失的在乎和努力;另一方面,则是妳向来都对自己太苛求的、老觉自己做的还不够的不安。这股不安可能不自觉地投射向四周亲近的人,包括妳先生、宝宝、特别是妳自己,而产生了不必要的破坏力。所以享受妳作为妈妈的成就吧,在这个角色上多一点自恋,对自己的所有反应都要有坚定的相信。因为做妈妈的确是不容易的事,一定会偶尔抓狂,偶尔小小崩溃。自己是完美妈妈的感觉只是长久过程中偶尔出现的感觉;经常性的完美感只存在于神话般的故事??,或是拉菲尔的圣母画像中才会出现罢了。”

其实,完美的父母是极其灾难的想法,不论对小孩或对父母自己。一味追求完美,就会不准自己有缺失,一切的反应也就变得太紧张了。当妈妈陷入这种紧张,宝宝也就感觉不到妈妈的好,只感觉到她的焦虑。而妈妈呢?当然最后是累垮了,也就更没啥好脾气。

我继续告诉这位新手妈妈说:“二十四小时的妈妈一定会疲累和失控,八小时的妈妈也一样会失控──只要不能随时离开,永远要听恁一个永不在乎你而且永不可预测的小小可爱但野蛮的动物,任何人都是会疲惫而失控。但记得这是妳修炼成妈妈的必要过程:经历一千次的眼睁睁目睹自己的修养终究瓦解而瘫在地上,然后再站起来。这时,妳所要做的,就是要相信自己够好了,相信自己是很棒的好妈妈,可以骄傲地站在全世界面前,包括负面的心情也站起来,直直地站起来像所有刚拥有宝宝的妈妈的那一股饱满的喜悦。妳是够棒的母亲,而且,请务必牢记我对妳的相信。”

我也寄了一本英国心理大师温尼考特的作品《给妈妈的贴心书︰孩子、家庭和外面的世界》给她,因为我的这些回答,让自己够好就好,其实是温尼考特最早提出来的:不要完美,尽力让自己够好就好了。

文:王浩威

冒泡

“goodenoughmother”是由温尼科特提出的概念,王浩威老师将它译成“够好就好的母亲”,曾奇峰老师译成“60分妈妈”,所表达的都是做妈妈无需做到尽善尽美,而且,即使对自己的宝宝有一些小情绪,也都是人之常情。

为什么说够好就好,或及格就好呢?是因为小宝宝的发展需要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而尽善尽美的妈妈可能会使小宝宝不得不过早注意来自外界的要求,甚至是做出妥协。比如一位母亲如果认为宝宝的哭闹是自己照顾不周造成的,她的情绪会通过母婴互动传递给宝宝,宝宝为了满足母亲,适应母亲的需求,就会变得紧张而不敢表现,这种冲突就会阻碍他的内在心理的发展。

照片为美国摄影师LynseyStone作品

华丽丽的分割线

曾奇峰工作室招兼职喽第一,你喜欢精神分析(真真爱)第二,你是我们的在册学员(你懂的)

第三,你觉得我们这个团队还不错(羞羞啦)

愿意和我们一起玩儿

就请将你的简历发送到

qq.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皮肤病治疗最好的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gfsg.org/jsfl/17503.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