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宁海新闻网↑订阅本刊
近期,浏览各地新闻事件,“抑郁症”、“焦虑症”等关于精神类疾病的字眼出现频率提高,3月21日,我县也出现了因抑郁症发作而酿成的惨剧,一名抑郁症患者在南门大桥跳河自杀。医院了解到,春天是容易发生精神疾病的季节,前来诊治的患者明显增加,比以往提高约40%。
据一院精神卫生科医生林爱娣介绍,每年的3月—5月是精神病发病率最高的季节,其中比较容易发病的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春季气候变化大,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又直接影响精神和神经系统。”如果没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很容易让身体失衡,即使是身体素质较好的人,在春季气候大幅波动的影响下,也会产生易怒、焦躁情绪。除了外界因素,人际交往也会成为诱发疾病的问题。“来咨询的不外乎家庭、工作、婚姻等人际因素,压力大沟通不顺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林爱娣说,若出现失眠、联想、幻听等征兆,感到无法自控,并且恶劣情绪超过半个月时,就要尽快就诊,进行药物治疗。有些确诊的精神病人会拒绝吃药,或在吃药时蒙混过关,吃进去转身又吐出来,所以监护人必须有力,确认患者服药,保持服药的连贯性,否则极易旧病复发。
在心理咨询科,医院副院长、心理咨询师奚琼霄告诉记者,春季对心理健康也存在影响。“来咨询的通常算不上病人,他们只是出现了紧张焦躁的情绪,希望医生为自己进行心理疏导,求治欲望很强。”奚琼霄说,新高考改革后来咨询的学生明显增多,表现为学业压力大,精神状态下降,达不到自己设立的预期目标而垂头丧气等。对于这类患者,奚琼霄建议,可向信赖的亲朋倾诉,重新制定目标,或换个环境转移注意力。
奚琼霄建议,在气候多变的季节,更要注意作息规律,饮食健康。学会劳逸结合放松身心,邀约三五好友出游等。对患有精神疾病的,家人朋友应对他们多加关心和陪伴,视他们为常人进行平等的沟通,引导他们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一定要根据医嘱谨慎用药,切不可擅自停药或改换药品。
---END---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作者:潘璐璐
编辑:章云惠
小伙伴们都在看● 我叫宁海,这是我的最新简历,请多关照
● 警惕!假和尚假尼姑又出来行骗了,家里有老人的要特别注意......
● 有人
你:讲真!动动手指就有奖!统统都有!快点来参与● 体检报告上的那些箭头,背后都藏着啥病?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