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安徽省食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眼实施新版GMP和GSP已有2年时间,安徽省内的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已陆续有不少通过了新版认证。随着最近几年的药品检查认证工作越来越科学、越细致,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省内的药品企业也越来越守法、规范。安徽省药监系统在这种环境下逐渐形成了“勤奋学习,踏实工作,勇于担当,规矩办事”的安徽药品检查精神。现如今,为配合好法制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能使全省药品检查的能力和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成为现阶段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首先,检查员本身的素质应该过硬。药品检查认证工作专业性很强,不管是GMP,还是GSP,都要求检查员本身对药品行业有很深的素养。检查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检查评判标准,还要熟知现有药品法律法规,了解药品生产经营行业现状,具备审阅追溯资料的能力。不仅要对药品生产、经营的法律,技术知识有很深厚的功底,更重要的在生产、经营实际中能够“火眼金睛”、“慧眼如炬”,能一眼看出企业在其中的不足,并有很强的现场组织和决策判断能力。除了专业素养,优秀检查员本身的素质还包括端正的政治态度、清正廉洁的骨风、不卑不亢的“待企之道”以及一丝不苟的行事作风。优秀的检查员是药品检查的灵魂,众多优秀的检查员组成了一个个优秀的检查组,从而完美细致地完成好每一个检查任务。
其次,检查的组织者应科学高效。从整个药品检查工作的开展到具体每一家企业检查认证的任务实施,审评中心都是具体的组织者。中心的高效科学与否均影响着省内药品认证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中心如何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呢?第一,要加强检查员综合素质培训。通过培训,不仅使检查员提升认证的综合素质,同时也给众多检查员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培训的形式也可以灵活多变,不必仅仅拘泥于课堂老师授课的方式,可以采取现场模拟、基地实训等众多方式。第二,检查员库须定期进行维护,要有具体可执行的淘汰细则,给检查员以适当压力,并注重人员库的“宽进严出”。第三,中心可以组织专家不断总结企业存在的共性缺陷,组织检查员开展针对性的讨论,提高检查的效率和水平。
最后,药品监管部门、检查领导者应做好监督、引导职责。要做好药品检查认证工作,既需要检查员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也需要监管部门做好本职工作,对检查和企业同时加强监督和引导。省局作为药品检查的领导者,对药品法律法规制度的制定有话语权,可以通过研究出台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补充细则,加大对生产经营企业的事后检查,不断完善对企业的监管。第二,认证检查工作组织形式的创新,为提高认证检查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保障。例如,纪检监察部门的介入,使得现在的认证更加透明和公平等等。
当下,人民大众对饮食用药安全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