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姻,这些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文=青音
今天的晚安心灵语音,我起了这么个很鸡汤的标题。因为,我想把我最近参加的“中德夫妻治疗高级心理咨询师联合培训”的课堂中,我从德国老师那里学到的金句跟你分享。以下这些语言,都是我们的德国老师在展示心理咨询案例时我做的笔记,听听看,是否对你有用:
有些家庭为什么会生病?是因为夫妻之间不是通过爱来建立联接,而是通过控制。当一对夫妻中的一方试图用孩子、财产、老人、家庭成员的舆论、道德压力、自己身体不好、没有经济能力等任何手段来拖住对方留在婚姻里的时候,这个家庭就成了发臭的死水,而没有了爱的活泉。那么在死水中的每一个生物,都会愈加的扭曲、变态,心理出问题。因此,在夫妻关系中,当学习用爱来维系关系而不是用“控制”,所谓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现象是不会发生的。
年德国的心理机构调查发现,在有孩子的家庭中,是父亲更愿意跟孩子在一起待更多的时间,而只有五分之一的母亲有这个愿望。母亲对孩子的感情更多出于本能和付出养育辛劳之后对孩子的依赖,而父亲对于这个原本跟自己没有联接也只是有自己基因的小生命的感情,是在不断升华和加深的。以上结论虽然并不能说明男人比女人更爱孩子,但是也能够给予那些总是抨击男人不负责任对孩子不够好的妻子们一个提醒:你的男人没有你想的那么差,是时候闭嘴了。
一段伴侣关系,如果想要更好,需要两个人一起努力才有效;如果要变坏甚至结束掉,一个人不断努力破坏它就可以办到。因此,好的婚姻需要两个人,而离婚,一个人的不配合就可以。
为了孩子才要去发展和建立伴侣关系的做法是危险的,对孩子的压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拉长而在无形中变大,这对孩子本身并不公平。只有为了自己建立的伴侣关系,才是健康的伴侣关系,孩子的心理也才会健康明朗。一个不健康的家庭对孩子的伤害,并不会马上出现,有时甚至会在十到十五年之后显现,但会如同诅咒,伴随其一生。
在帮助一对夫妻的过程中,只有他们之间确认对方还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保持兴趣时,他们才会打开自己的心,形成沟通的通道,沟通才会发生,而帮助也才会有作用。夫妻治疗是在帮助夫妻重新燃起想要展示给对方他们内心世界的愿望,如果他们之间的这个愿望已死,再伟大的心理治疗师也无济于事。
怎么样,是不是每一段话都足够我们思考半天的呢?这就是心理学,它不是真理,但是它告诉我们更多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帮助我们看清我们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爱自己,也建立健康的真正有爱的,而不是有害的人际关系。
看到有“音符”说:“看了青音姐的课堂笔记才发现,原来婚姻里倡导爱才是真正务实的态度”。是的,我们平时总觉得爱情很虚幻,但其实那些催着我们结婚的人才叫真的不切实际呢。谁说的结婚就等于幸福了?谁说的没结婚就是个问题了?结婚以后的漫长岁月如何度过才是问题呢,结婚证又不是个奖状挂在墙上给别人看的,对吧?!我们继续来听听德国的心理专家告诉你婚姻的真相:
外遇的巨大诱惑之一,是外遇者感到在外遇关系中Ta更像Ta自己,能够展现真我,感到自己更有生命活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帮助一对夫妻面对外遇的伤害,让婚姻中认为受到伤害的一方反思他们夫妻关系中生命活力的问题,才能收到最实际的效果。
通常夫妻治疗会失败,都是因为夫妻的目标不一致。所以每当治疗陷入困境时,心理咨询师就问一句:“我们大家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吗?”所以,夫妻们也可以在检查自己的关系时用这样的问题彼此提问:“我们两人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吗?”
夫妻关系治疗师只能和“情感”一起工作,和财产、孩子等话题工作,那是律师的事。因此我们只能帮助那些至少一方对另一方还有情感尚存的夫妻,对于有些夫妻我们能给予的帮助不是“好合”,而是“好散”,但这些都不是坏事。
如何判断一对夫妻几乎到了要分手的边缘呢?就是他们其中至少有一方已经变得极度以自我为中心,再也不打算顾及到对方的任何感受了。
对于一对一方想要结束关系而另一方不肯放手的夫妻,要让被分手的一方了解自己会经历的六个心理过程,即:否认、愤怒、意识到这一切真的结束了、哀伤和沮丧、稳定的走向下一步、寻找未来。提出分手的一方要留给被分手的一方足够的时间经历以上这六个心理过程。但糟糕的做法是,在对方这六个心理过程中,提出分手的一方为了减轻自己的道德压力和内疚感依然跟受到伤害的一方搅和在一起,过渡卷入,貌似是心软同情,其实是更大的伤害。
真正负责的做法是:留给对方独立的空间去经历这一切,让Ta自己待着,等Ta开始进入第五个心理过程“稳定”之后,才采取真正结束关系的动作。而在这期间,主动提出分手的一方,要完全抽离出来,自己去承受内心的道德压力和内疚。要给对方时间,等待对方接受“必须分手了”这个事实,但是不要再去进行任何的参与,这时的冷酷也是一种帮助。展现善意,可以等到关系“好散”之后。
一个稳定的社会,是由稳定的家庭组成的,而家庭的稳定,需要高质量的夫妻关系。因此,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足够文明的社会,应当鼓励人们追求高质量的伴侣关系,而不是催促人们完成结婚这个任务。我知道“催婚”在中国是流行的,但其实是不够负责任的,足够有智慧的真的爱孩子的家长,问孩子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你爱Ta吗?你们是相爱的吗?”而不是“你什么时候让我有孙子可以丰富我的老年生活?”。
很开心,我在八年前接受了“中国和德国家庭治疗学派心理治疗师”的联合培训项目的专业培训,成为我国第三批的系统式家庭治疗学派心理咨询师。现在我又通过学习掌握了夫妻治疗的技术,成为了一名夫妻治疗师。但是我想在这一路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我对婚姻、家庭、人性、爱情、男人、女人、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等一系列问题的观察、思考和领悟,才是我最大的收获吧。我的梦想就是,用毕生的努力,把我所有学到的、悟到的跟你分享,你也把你收获到的跟我分享,我们一起学习爱,而一个又一个的爱的“音符”组成的不就是爱的旋律了吗。
青音节目主持及心理咨询领域跨界传播的知名媒体人。
曾获和年度“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致力打造国内最大的“心灵互助社交平台”,注重培养年轻人心理健康,提供交流互助渠道。
年起,青音领衔的多系列自媒体产品在各大平台纷纷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