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关爱精神病患者
一提起“精神病”大多数人总是会抱有一种鄙夷和嘲讽的态度。在他们眼中精神病人就是蓬头垢面的疯子、傻子,认为他们完全偏离正常,甚至会时不时的攻击他人。一提起“精神科医生”大多数人更是会嗤之以鼻。
那么这个神秘的群体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真的如公众所说的那样可怕吗。入职前我也曾有过同样的疑问。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专业知识的积累我渐渐对这个群体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不再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感到低人一等。
大众眼中的“疯子”“傻子”只是精神障碍病人中极少数的一部分,他们多由于先天的智力发育障碍或脑器质性疾病而无法达到同龄人的智力水平。但大多数精神障碍病人都曾有过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他们有感觉、有知觉、有思维、有情感,甚至在某些方面的能力高过正常同龄人。在疾病降临的时候他们在某一方面出现了异常,例如听到一些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对别人的一些细微的言语动作妄加怀疑,凭空感觉到被跟踪、被监视等等。而最危险的攻击行为也往往是继发于这些命令性幻听、被控制感、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越是这种时刻他们越需要家人的关怀和大众的关爱,不能敬而远之或放任不管。曾主管过一位患精神分裂症的姑娘,大学本科学历,还有不错的单位,工作也很努力,但却因种种原因患了病,无法工作,连恋爱也谈不成,甚至企图用割腕来结束生命。家里人生医院。起初她对治疗不配合,甚至在妄想支配下出现攻击行为,在日复一日的沟通下终于敞开心扉,接受治疗,精神状态很快恢复正常,不仅回到工作岗位,还交了男朋友。事后她回忆说:“幸好在自己已经自暴自弃的时候,还有家人和你们这群医务人员一直在背后帮助我、支持我,让我能这么早的回归社会”。类似的病例还有很多,例如被关在铁笼十多年之久的小伙儿在经过精神科治疗之后重返社会,帮着家人一起做生意。康复之后的病人会为自己之前的攻击行为而道歉,更会对一勺一勺给自己喂饭和所有不抛弃、不放弃自己的医务人员而倍感谢意。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职业的光荣感和价值感。
六年的精神科执业生涯告诉我,精神病人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他们是更加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对于他们我们要同情、要尊重,而不是歧视和取笑。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我们更要淡然面对世人的眼光,尊重患者,就是对生命保持的最高尊重。
精彩推荐我院精神科与河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进行篮球友谊赛!
精五科宋雯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