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生的体会
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从医院转型外派出去学习到现在已经接触精神科专业7年的时间了!转型初期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我自己都羞于启齿,不好意思告诉亲友自己在精神科,经过这些年自己跟亲友也对精神疾病有了新的认识,时常会有朋友找我咨询各种心理及精神方面的相关问题。
下面我谈谈自己从医的一些体会:
精神科医生与患者初次接触时,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像是在“相亲”,我们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衣着、行为举止来初步判断病情,患者和家属则是通过接触中医生的接诊态度、专业水平决定着其对治疗方案的信任程度跟依从性,工作实践中我体会要对不同层次的病患与家属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对那些知识水平比较低的农村患者交流时要尽量语言通俗易懂,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与其沟通,而遇到那些相对教育水平、知识层次比较高的病患及家属,就一定要表现出医生的专业素养,对其类似疾病治疗的经验,增加对治疗的认同性!
在实际工作中,精神科医生要掌握好与家属及患者的“边际”,很多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中都存在一些矛盾与纠纷,医生就是治疗患者的疾病,而不是“法官”不能去判断那些纠纷的是非,我遇到过几个相似的病例,都是已婚女病人,长期患病导致夫妻关系破裂,其配偶与患者父母也存在矛盾,遇到这样类似的情况我个人的体会就是一定要做好双方的住院告知,在不介入其家庭矛盾的前提下通知双方患者住院治疗的相关情况,同时我作为医生只是指导患者在情绪上的调整,不替患者做出决定跟判断!
在日常的治疗工作中精神科医生更想“保姆”,大部分患者住院都没有陪护,每天查房除了了解患者精神症状跟情绪的变化还要仔细询问患者的“吃、喝、拉、撒”,天气变化的时候还要提醒患者增减衣服!
外精神科医生要注意自我保护,个人感觉没必要把太多的个人情况暴露给病患,不要逾越医患之间的关系。
最后精神科医生要有几个自己情绪宣泄的方式,每天接触很多负性情绪,时间长了医生心里也会有压力,选择合适正确的减压途径,有利于自己的心理调整!
精彩推荐市精神卫生中心参加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培训班并做亮点工作发言
我院医务科开展医师技能练兵比武活动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