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作为教育从业者,首先要生存,从而需要这份工作养家糊口;而人活着还要满足精神层面的需要,所以需要一份事业来体现自己的价值;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手段,是实现人自身成长发展的基础,其价值和意义已远远超出普通职业的内涵与外延;同时,专注于这份事业,默默为其贡献自己的才智,着眼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其间蕴含着的境界也不仅仅是用崇高就能形容的,教师个人专业上的满足感也不是用物质的东西就能衡量的。这些很浅显的道理其实每个人都能够理解,但关键是周围是否有这样一种氛围(文化)支撑着其一路走下去。
一个单位有什么样的文化决定着这个单位及其员工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单位发展的共同愿境及师生认可的价值取向是单位及个人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学校应该形成一种浩然正气,一种昂扬锐气,一种蓬勃朝气。对单位发展来说,树立这“三气”非常重要。有些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到了一个单位三年到五年就成长为骨干教师,而另外一些到另一个单位后却很快变得斤斤计较,满腹牢骚。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体现出不同学校间文化的差异,一个单位能否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是需要管理者高度重视的。一个健康发展的学校,不管教师来自哪里,到了这个单位,就应跟上这里的节奏,接受这里的价值,按照这里的频率调整自己。所以管理者应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在学校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来影响人,发展人。之后才是职工个人业务的培训。
文化的形成绝非一蹴而就,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治白癜风的外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