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蜀兴川的宝贵经验接续奋进的不竭动力(3)
张道平
《四川日报》(年6月8日05版)
治蜀兴川的根本方法
必须事不避难、统筹兼顾、谋定后动、勇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事物发展总是与各种矛盾相伴相生。四川是一个大省,既有平原地区,也有丘陵地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每天都可能面临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挑战。党代会报告提出,“四川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必须事不避难、统筹兼顾、谋定后动、勇于担当”。这是从方法论角度,就驾驭应对复杂局面作出的经验总结,体现的是定力勇气,“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体现的是着力重点,“列出清单、挂图作战,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体现的是务实作风。这些既是十届省委治蜀兴川的鲜明特点,更是各项工作克难奋进的科学规律。
每临大事有静气,化危为机有底气。这些年,面对一系列大事急事难事,省委“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解决什么问题,一步也没有退缩。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提出并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着力提升首位城市、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夯实县域底部基础;针对突如其来的芦山强烈地震,迅速有序科学高效开展抢险救援,科学谋划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重大胜利;针对脱贫攻坚的特殊性艰巨性,始终作为全省头等大事念兹在兹、唯此为大,打出一整套组合拳,创造性提出“四个好”高线标准,创新设立“四项基金”,取得了脱贫攻坚重大阶段性成效。这种“徐徐如林、不动如山”,彰显的是省委对中央大政方针的深刻领会和坚定贯彻、对四川工作大局的从容驾驭和通盘把握。
驾驭复杂局面尤其需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这些年省委全面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注重聚焦关键领域和重大问题攻坚破难。比如,全面深化改革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着力推动农业农村、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等取得重大突破;藏区工作中既坚持“三件大事”一起抓,又牢牢牵住寺庙依法治理这个“牛鼻子”,推进藏区静悄悄地发生了根本性历史性变化;全面从严治党突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旗帜鲜明惩贪治腐、持续用力正风肃纪、坚决有力刷新吏治,全省政治生态发生了可喜变化。
唯有“干”字当头,才能打开局面。这些年,省委一直把抓落实与作决策摆在同等重要位置,重大决策作出后都“列出清单”“挂图作战”,适时开展“回头看”,推动部署一抓到底。省委常委以上率下抓落实,牵头对重大问题开展专项督导;人大、政府、政协,以及群团组织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推动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实。成绩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今天四川竞相发展跨越发展的生动局面,就是一级带着一级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的结果。
来源丨四川日报编辑丨阳彬审稿丨黄祖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