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晖博士电话心理咨询工作室
青少年厌学、婚姻恋爱咨询
预约
她,年轻美丽,聪明能干,但却苦于在许多事情上总是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刚开始的时候信誓旦旦、满怀希望,但逐渐会不自觉地往后拖延,拖延时间长了、来不及了,就会感到恐惧,最后迫不得已的时候,就只想逃跑或者放弃。
比如,她从小学习成绩还不错,但中考就很不理想;高中时很努力,但最后还是没能如愿考上北大;曾经,兴致勃勃地投注了很多的时间、精力、财力筹办自己的公司,最后却都打了水漂儿;现在在单位上班也是如此,很多次都经历了从兴高采烈到垂头丧气的过程。
她说,她几乎不敢再相信自己能做成什么事情了,有一种不断地被打趴下再也站不起来的压迫感。
在萨提亚模式课程中,老师邀请现场的学员把她的现状“演了”出来,上来两组人做角色扮演:
一组代表她想要的状态,兴致勃勃地从A点出发,不论发生什么,信心百倍地坚持,直到到达目标B点;
第二组代表她的现状:信心满满地从C点出发,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开始犹豫不决,到D点就蹲下去了,勉强到E点的时候已经蹲得更低甚至要趴在地上了,于是就没有力量达到目标F点了。
她老老实实地承认,是这样的。
问题来了:在这个过程中你为自己做了什么,让“她”从站得稳稳的、很有力量的C点变成了蹲下去、爬下去、状态全无的D点、F点的状态?
她走近看着站在C点扮演自己的那个“她”,开始用手打她,往下压、往下拽。她说,心里的声音是:“你真笨,你真蠢,你什么都做不好!......”
“你从谁那里学到了这种方式并用来对待自己?”老师问到。
片刻的犹豫后,她说:“应该是从妈妈那里。从我小时候起,无论事情大小,只要做不好妈妈就会动手打我,学习只要考不了第一名她就打我,用巴掌打,有时候气急了还随手操起身边不管什么东西,直到我18岁上大学远远地离开了家。我对自己说的那些话就是当年妈妈骂我的时候所说的话,甚至和她的声调、语气都是一样的。”
老师意味深长地问:“你的意思是,你接过了妈妈手中的鞭子,接管了打你自己的任务?”
她显得很沮丧,承认从来没有意识到过这一点,曾经下定决心,决不当像妈妈一样的人,可是看来还是成为了自己不喜欢的那种人,天!真有宿命的感觉。
在老师的引导下,触碰并尝试去表达当年的愤怒、抱怨、受伤和无助,让那些压抑了太久的情绪得以释放。对妈妈的不满,对当年那个小小自己的疼惜一起涌上心头,她终于允许了自己一次,允许表达,允许哭泣。
她说,她特别希望自己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妈妈:“她爱我,欣赏我,给我一个平静、温暖的家,告诉我,如果想好了你就去做;遇到困难会和我聊天,鼓励我;我做到了她能为我骄傲;做不到,也会安慰我:你已经很努力了。”
她说:“我好像12岁以后就一直都希望能有一个人在我需要的时候帮助我,鼓励我,安慰我!”
“当下的你,这个成年的你,还在等待妈妈能成为这样的好妈妈吗?已经成年的你接管这个任务好好照顾自己如何?”
这真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全新的思路,一种令人充满希望、兴奋和力量的方式!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有一种幡然醒悟后的清明,还有一份对新事物的好奇和兴奋。
她说:“想到永远可能都无法从妈妈那里得到我期待的,尽管有些失落,但我突然感觉空间大了,心平静了,有力量了,相信自己了,愿意尝试了,不用逃跑了。”终于理解了一句歌词:不管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最大的功课是经由这个学会爱我自己(Whateverhappenedinlife,thegreatestlessonistolovemyselfthroughthis)。
老师决定再考验一下她,把她拉到之前画面中的D点,问,现在你想用什么方式对她?
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有点无奈地看着老师:“我还是有点想打她,觉得她不够好,很多事情都没做好。”
这引出了她对自己另外的一个困惑就是,她总是什么都学,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正在犹豫是读MBA还是读EMBA,甚至为了弥补过去没能上北大的遗憾,还想是不是在40岁有条件的时候去读个哈佛的学位。为着这些学习,她把这些年挣的钱全都花光了。
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细想的话,也许是觉得,我做一件事情,做得好,就会得到爱,就像小时候,考了第一名,妈妈就不会打我,有时还会显得很高兴。于是,做好一件件事情成为我一次次争取到爱的方式;也许是一种证明,通过做好一件件事情,证明我是有能力的,是值得被爱的。”
老师不失幽默地说到:“爱是L-O-V-E,不是M-B-A,不是E-M-B-A,不是P-U(北京大学的英文缩写),也不是H-A-R-V-A-R-D(哈佛),你过去的方式是通过做好事情到达爱,寻找爱;那是过去的一种方式,你可以换一种新的方式,直接到达爱。做事情,一种是出于热爱而做,另一种是出于要求去做,你,是有选择的。”
她默默地站在那里,默默地、狠狠地点了点头:“明白了,谢谢老师!”
工作坊的最后一天,美丽沉静的她站起来和大家分享,说:“我从12岁的时候开始,好像总是在哭着喊着,谁来帮我,谁来救我?我突然发现,很多真正的目标都已经实现了,我再也不用刻意表现,不用证明自己,我突然感到,我自由了!”
是的,爱在自己身上,无需证明,也不必寻找。不拒绝来自别人的爱,就像不拒绝锦上添花,但也不把期待放在别人身上。爱自己,源泉在自己这里,自己才是爱的宝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