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最常见的夜间睡眠障碍,作为一种原发或继发状态,它既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它影响大众身心健康、脑思维、记忆、创新性功能和社会活动功能。正常人可以偶尔发生,持续性出现失眠症状大多是疾病的表现。
近两年全国失眠人群数量一直在攀升,但大多数人对此却不以为然。专家介绍,原发性失眠的危害不亚于抑郁症,它可能带来精神障碍和情绪障碍,还会增加心脏疾病、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风险。
每周三次以上并持续一个月的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差等都被称为失眠症。失眠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原发性失眠主要包括心理生理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继发性失眠是由于躯体疾病、精神疾病、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
有关专家介绍:失眠人群全球患病率为9%-15%,它与精神疾病间有着密切关系。有调查显示,失眠的人中46%符合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而其他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物质滥用和依赖等也伴有睡眠问题。
此外,发源性失眠对于患者身体损害较大,但很多患者却不以为然,认为失眠只是“小事”。实际上,它会导致身体各方面机能的下降,诱发感冒、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心梗塞等问题。
失眠人都有哪些表现?
1、入睡困难
主要表现为辗转难眠,入睡时间比以往推后1—3个小时,本来也很困,也想睡觉,可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翻来覆去的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心静不下来,睡眠时间明显减少。
2、睡眠感觉障碍
缺乏睡眠的真实感,许多人虽然能酣然入睡,但醒后坚信自己没睡着,而同房间的人或配偶却说他一直在打呼噜。
3、睡眠质量差
许多人虽然能够入睡,可感到睡眠不能解乏,醒后仍有疲劳感,这些也属于失眠症状。
4、白天无精神,晚上睡不着
有的是白天发困,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夜间却兴奋不眠,学习,开会,上课打盹,看电视靠在沙发上就睡着,可往床上一躺就又精神了,说什么也睡不着。
5、睡眠浅容易做梦
自感睡不实,一夜都是似睡非睡的,一闭眼就是梦,一有动静就醒,有的早醒,而且醒后再入睡更难,只好瞪眼到天亮。还有的经常做恶梦,从恐怖惊险的梦境中惊醒,出一身冷汗,紧张心悸,面色苍白,再也不敢入睡了。
温馨提示:成年人每天要保障6小时睡眠时间,且在晚间23点前休息,人体在23点至凌晨3点是唾液素分泌时间,如此可保障睡眠质量和节律。青少年则要切忌半夜起来读书,应保证23点至凌晨5点的睡眠时间。如果患有失眠,请及时调理。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